[发明专利]洞体模板支撑体系及其安装方法、拆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7890.8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7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孔凡伟;刘海丰;龚志鹏;黄远强;张慰慈;陈信安;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黄一敏 |
地址: | 10007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支撑 体系 及其 安装 方法 拆除 | ||
1.一种洞体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框木模板系统(100)和钢支撑架体系统(200);
所述钢框木模板系统(100)是由多个钢框木模板(101)拼装而成的两端开口的八面体状,并且在所述钢框木模板系统(100)的内部形成有容纳所述钢支撑架体系统(200)的腔室;
所述钢支撑架体系统(200)包括下部的地梁支架(201)和上部的支撑架(202),所述地梁支架(201)的下端连接在所述钢框木模板系统(100)的内侧底部,所述地梁支架(201)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架(202),所述支撑架(202)与所述钢框木模板系统(100)的内侧面通过涡轮升降机连接;
所述地梁支架(201)包括地梁槽钢(203)和柱脚(204);
所述地梁槽钢(20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地梁槽钢(203)包括与地面平行设置的水平地梁和分别与水平地梁的两端倾斜连接的两个倾斜地梁;
所述柱脚(20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柱脚(204)均布连接在所述地梁槽钢(203)上;
所述柱脚(204)的下端与所述地梁槽钢(203)之间通过压块(205)连接;
所述地梁槽钢(203)上连接有锚杆(206),所述锚杆(206)用于将所述地梁槽钢(203)连接在地面筏板上;
所述地梁槽钢(203)和地面筏板之间铺设石棉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体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2)包括横梁(207)和立柱(208);
所述横梁(207)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立柱(208)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横梁(207)与相邻所述立柱(208)之间通过丝杠、法兰盘垂直连接,相邻所述横梁(207)之间通过法兰节点连接;
外侧的横梁(207)通过涡轮升降机连接所述钢框木模板系统(100)的侧面内侧壁,顶端的立柱(208)通过涡轮升降机连接所述钢框木模板系统(100)的顶部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洞体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框木模板(101)包括槽钢外框(102)、槽钢背楞(103)和木面模板(104);
所述槽钢背楞(103)连接在所述槽钢外框(102)内,所述木面模板(104)连接在所述槽钢背楞(103)上。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洞体模板支撑体系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固定地梁支架
将柱脚(204)的下端通过法兰盘与地梁槽钢(203)的内壁顶紧,利用压块(205)将柱脚(204)的下端与地梁槽钢(203)固定连接,在倾斜槽钢的位置设置台阶板,以利用台阶板将柱脚(204)的下端固定在倾斜槽钢上;
地梁槽钢(203)的两端位置通过锚杆(206)与地面筏板连接,并且在地梁槽钢(203)的下端与地面筏板之间垫设石棉布;
柱脚(204)的上端与支撑架(202)的下端连接;
b.安装支撑架
首节立柱安装:安装前,在地梁槽钢(203)上放线定位,立柱(208)就位后,使用压块(205)临时固定,利用立柱(208)上端的涡轮升降机进行矫正,矫正完成后拧紧压块(205),使立柱(208)与柱脚(204)的上端连接牢固,同时,立柱(208)的法兰盘与横梁(207)连接的法兰盘连接,并矫正,拧紧两个法兰盘;
安装侧墙位置支撑体系:根据侧模位置选择横梁(207),安装完成后,进行侧面悬挑杆的测量复核,无误后拧紧所有法兰盘;
安装上部结构:根据钢框木模板系统(100)的顶模板位置选择悬挑柱脚,并安装矫正;测量复核各立柱(208)的位置及标高,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反馈数据方便后续调整;安装调整段,并将调整段初调至设计要求;
模板安装:钢支撑架体系统(200)搭设完成后,由下至上依次安装钢框木模板(101),并对钢框木模板(101)进行二次复核测量;
c.钢框木模板结构固定及调整
槽钢背楞(103)焊接在槽钢外框(102)上,木面模板(104)采用平头螺栓连接在槽钢外框(102)和槽钢背楞(103)上,相邻槽钢外框(102)之间通过穿孔螺栓连接,相邻四个钢框木模板(101)或者相邻两个钢框木模板(101)通过涡轮升降机与支撑架(202)的立柱(208)或者横梁(207)连接。
5.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洞体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d.钢框木模板系统卸载
混凝土浇筑完成,使用完毕后,检测是否符合拆模条件,符合拆模条件后,进行模架拆除;
拆除前,进行钢框木模板系统(100)的多级卸载,卸载分三级进行,每级卸载均沿钢框木模板系统(100)的轴线方向由中间向两端进行,两侧墙体卸载顺序由上至下进行卸载,卸载通过卸载节点进行,卸载过程中实时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监控;
e.钢支撑架体系统拆除
卸载脱模完成后,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拆除,拆除顶模后,将顶层位置支撑结构进行拆除,依次向下,完成模板拆除后及时拆除对应高度位置的支撑结构;
顶部模板脱模完成后,下方使用辅助千斤顶及撬棍,将模板顶起,拆除涡轮升降机,将模板放在支撑架上,使用钢丝绳配合电动葫芦将模板竖直放至地面上,并且在地面上铺设木方;
拆除横梁,使用麻绳人工将横梁放至地面,人工倒运至堆料区,通过倒运板车完成构件倒运,再完成节点及立柱的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78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塑复合型植生挡土墙
- 下一篇:海相富水岩溶地层明挖车站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