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05578.5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4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雄 |
主分类号: | B01D71/82 | 分类号: | B01D71/82;B01D71/08;B01D69/02;B01D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60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滤膜 壳聚糖 滤饼 高韧性 改性 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 回流产物 烘干 制备 冷冻 玻璃板 甲氧基苯甲酸 冷凝回流反应 制备技术领域 乙酸 化学稳定性 低温混合 二氯亚砜 荷电基团 真空浓缩 酰胺基团 分离膜 己二酸 联苯酚 抽滤 单酯 滴加 对壳 后向 聚糖 聚砜 熔融 力学 过滤 截留 引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韧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分离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在己二酸溶液熔融分散,分散后向其中滴加甲氧基苯甲酸联苯酚单酯升温混合搅拌,搅拌后抽滤烘干得到滤饼,再将滤饼与二氯亚砜混合,升温冷凝回流反应,真空浓缩制得回流产物,然后将回流产物与壳聚糖低温混合搅拌并进行冷冻,冷冻中过滤得到改性滤饼,最后将改性滤饼与壳聚糖、乙酸混合,混合后涂于玻璃板上烘干制得高韧性纳滤膜,本发明利用聚砜和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对壳聚糖进行改性,使壳聚糖中引入荷电基团,加强纳滤膜的截留能力,并经过反应使壳聚糖分子上生成酰胺基团,从而加强纳滤膜的力学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韧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分离膜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滤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的一种压力驱动型膜分离技术,其操作压差为0.2~2.0MPa,截留分子量为200~1000Da,用于分子大小约为1nm的溶解组分的分离。纳滤膜是进行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地下水的软化、被污染水中的低分子有机物去除、工业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等的重要膜材料,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善人们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目前绝大部分的纳滤膜属于薄层复合膜,即在基膜上复合一层具有纳米级孔径的超薄表层。我国在纳滤膜方面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高从堦院士在1993年的兴城会议上首次提出纳滤膜的概念,并对国外纳滤技术做了简要介绍。自此,纳滤膜的研究成了我国膜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复合纳滤膜的研究。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纳滤膜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膜材料和膜组件方面都有较大差距:首先还没有高性能商品化的纳滤膜和高性能大型纳滤膜组件,其次纳滤膜技术应用还停留在小型实验和工业性试验阶段,尚未实现工业化的连续化生产。
纳滤膜表面致密层的孔径介于超滤膜与反渗透膜之间,其制备方法主要有L-S相转化法、转化法、共混法、荷电法、以及复合法等。复合法是目前使用的最多也是最有效的制备纳滤膜的方法,也是生产商品化纳滤膜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方法,该方法是在超滤基膜上复合一层具有纳米级孔径的超薄表面活性层。复合膜的制备包括基膜的制备、表面活性层的制备和复合。
纳滤膜的分离小分子的尺寸在200到1000Da分子量之间,其范围刚好符合有机溶剂分离回收利用的要求,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使用纳滤方法来分离有机溶剂。跟传统的有机溶剂分离方法相比,纳滤膜分离有机溶剂操作较简单、能耗较低、污染较低、占地面积比较小,基于上述的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纳滤膜截留效率低,韧性不足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韧性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高韧性纳滤膜的具体制备步骤为:
称取有机改性剂、壳聚糖和质量分数为8~10%的乙酸溶液投入烧杯中,用搅拌器以600~62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制得混合铸膜液,将混合铸膜液均匀涂于玻璃板上,将玻璃板置于烘箱中,在温度为65~75℃的条件下放置13~14h,出料即得高韧性纳滤膜。
有机改性剂的具体制备步骤为:
(1)称取甲氧基苯甲酸联苯酚单酯、四氢呋喃和吡啶投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水浴温度为60~64℃的水浴锅中,用搅拌器在转速为500~520r/min的条件下混合搅拌50~60min制得预制混合液;
(2)将混合溶液投入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以15~17mL/min的滴加速率向锥形瓶中滴加预制混合液,滴加结束后将锥形瓶至于摇床中,常温下振荡3~5h制得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投入抽滤机中抽滤得到滤饼,用无水乙醇清洗滤饼3~5次,投入烘箱中在温度为105~115℃的条件下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雄,未经刘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055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用于染料中间体制备的片碱溶解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