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血管事件预警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2799.3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0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峰;陈样新;张玉玲;刘文浩;陈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452;A61B5/046;A61B5/0472;A61B5/0245;A61B5/145;A61B7/04;A61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麦小婵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血管事件 心脏数据 预警分析 预测模型 预处理 低通滤波处理 预警分析结果 心脏 疾病发生 模数转换 生命安全 实时采集 预防措施 心血管 输出 检测 预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血管事件预警分析方法,包括:实时采集心脏数据,并对所述心脏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心脏数据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对经过低通滤波处理后的心脏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心脏数字数据;根据心血管事件分别建立对应的预测模型,并将所述心脏数字数据通过所述预测模型进行心血管事件预警分析;在所述预测模型端输出确认识别的心血管事件,得到预警分析结果;本发明通过对病人的心脏数据进行检测并进行预警分析,在疾病发生前预测心血管发生的可能性,令病人可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脏数据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事件预警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2016年心血管病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高达2.9亿,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于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由于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因素影响,尽管年龄标化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绝对数字仍在快速上升,2013年较1990年增加了46%,其中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人数增加了90.9%。2004年以来,心血管疾病的住院费用增速远高于GDP增速,心血管疾病的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严重威胁了我国人民的健康。
基于上述理由,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需要对病人的心脏数据进行检测并进行预警分析,在疾病发生前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血管事件预警分析方法,通过对病人的心脏数据进行检测并进行预警分析,在疾病发生前预测心血管发生的可能性,令病人可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事件预警分析方法,包括:
实时采集心脏数据,并对所述心脏数据进行预处理;
将预处理后的心脏数据进行低通滤波处理;
对经过低通滤波处理后的心脏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心脏数字数据;
根据心血管事件分别建立对应的预测模型,并将所述心脏数字数据通过所述预测模型进行心血管事件预警分析;
在所述预测模型端输出确认识别的心血管事件,得到预警分析结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建立对应的预测模型,包括:
建立心脏性猝死风险的预测模型,对心脏性猝死风险事件进行识别;
建立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模型,对心力衰竭事件进行识别;
建立心房颤动的早期诊断模型,对心房颤动事件进行识别。
作为优选方案,通过所述心脏性猝死风险的预测模型进行心血管事件预警分析,包括:
判断反应除极过程的数据异常;
判断反应复极过程的数据异常;
判断自主神经功能的状态异常。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判断反应除极过程的数据异常,包括:
判断QRS时限是否增加;
确定QRS波中的碎裂波数值;
判断心室数据电位是否为晚电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判断反应复极过程的数据异常,包括:
判断QT间期的延长数值;
判断QT离散度的增加数值;
判断T波电交替曲线;
判断QRS-T向量之间的角度改变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2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