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扳体随行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8548.X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3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容刚;彭刚;康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14 | 分类号: | B23Q7/14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22800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两市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行 夹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扳体随行夹具,包括:底板;锁紧臂,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左侧和右侧,每条所述锁紧臂的中部竖直地插设有一转动轴,每条所述锁紧臂的前端固定地设置有一夹紧块;第一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锁紧臂的后端,包括第一锁紧柱和两个锁紧块,所述锁紧块分别与两条所述锁紧臂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柱竖直地插设在所述底板的第一通孔内;第二锁紧机构,包括第二锁紧柱,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二通孔内。本发明可作为夹持工装在流水线上移动,实现待加工的扳体在整个流水线各个工序上的流转,提高扳体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扳手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扳体随行夹具。
背景技术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是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的生产过程通常包括将扳体毛坯进行加工后形成扳体成品,再装配上锁紧螺母等全部部件组成扳手的成品。其中,扳体毛坯的加工需要通过铣削、拉孔、铰孔等多道工序,目前,扳体毛坯的加工主要还是通过各道独立的工序完成,并且通常依靠人工辅助操作,这样的加工生产方式具有加工标准难统一、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缺陷。因此,设计一种包含扳体加工全部工序的加工流水线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大幅度地提升扳手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对扳体进行定位的夹具,实现待加工的扳体在整个流水线的各个工序上的流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扳体随行夹具,适用于扳体的加工流水线,实现待加工的扳体在整个流水线各个工序上的流转,以提高扳体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扳体随行夹具,所述扳体包括头部和柄部,所述扳体随行夹具包括:
底板;
锁紧臂,所述锁紧臂包括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左侧和右侧,每条所述锁紧臂的中部竖直地插设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每条所述锁紧臂的前端固定地设置有一夹紧块;
第一锁紧机构,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锁紧臂的后端,包括第一锁紧柱和两个锁紧块,所述锁紧块分别与两条所述锁紧臂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块设置呈倒楔形,相对的侧面间距由下往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锁紧柱竖直地插设在底板的两个所述锁紧块之间开设的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锁紧柱的顶部设置呈锥形,所述第一锁紧柱的顶部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锁紧块相对的侧面相接触;
第二锁紧机构,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第二锁紧柱,所述底板的后端开设有一水平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底板的外部,所述第二锁紧柱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
其中,所述夹紧块的形状与对应的所述扳体头部形状一致。
其中,所述底板的前端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对扳体的头部和柄部进行支撑。
其中,所述第一锁紧柱和第二锁紧柱上还分别套设有第一弹簧结构和第二弹簧结构,所述第一弹簧结构和第二弹簧结构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锁紧柱和第二锁紧柱连接,第二端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锁紧柱的中部还固定地套设有一控制块,所述控制块位于所述底板后端开设的控制槽内。
其中,所述底板可滑动地设置在一夹具滑板上,所述夹具滑板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一定位块。
其中,所述底板的前端还设置有一盖板,所述盖板包括贴合所述底板左侧和右侧的两个侧面和所述锁紧臂上方的顶面,且所述顶面上设置有多个开口。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85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子自动化料仓机构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效果好的防尘式建筑用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