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渔业防台防汛抗旱抗灾的预警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8510.2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8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应邦;林锡坤;马胜伟;吴洽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G01W1/10;G01W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谭昉 |
地址: | 5103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渔业 防汛 抗旱 抗灾 预警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渔业防台防汛抗旱抗灾的预警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气象站组网群,信息处理器,比较模块,分发器模块,效验模块,信息服务器组,多个移动终端,预警中心;通过气象站组网群的多个气象站实时采集气象基础信息,并将采集的基础信息发送至信息处理器通过所述信息处理器对所述基础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综合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比较模块,比较模块将综合信息依据其生成格式分别依据格式进行字头识别,通过所述分发器模块的多个分发通道,将接收自所述比较模块生成的预警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服务器组再通过所述信息服务器组将预警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和预警中心以进行气象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警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渔业防台防汛抗旱抗灾的预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岸地区往往依靠天然的海湾发展海水养殖业,其养殖环境是一个开放的自然环境,受到气候、海水环境变化的影响显著,尤其是冰雪寒冻天气的影响。我国主要从事气象灾害预报的职能部门是气象局,监测预报的范围广,对水产养殖的服务针对性弱。气象部门给出的预报是局地的气温,并且预报的范围是相对宽泛的地区范围。海洋部门采用卫星遥感进行海洋表层温度的监测,无法监测到水下的温度,而且监测范围也是区域性的,同样存在着对水产养殖的服务针对性不强的弱点。
我国近海沿岸自然水体的一些养殖品种如大黄鱼、美国红鱼、紫菜、南美白对虾等都不耐寒,低温会造成其冻伤、冻死,除遭受直接经济损失外,冻伤个体在后期养殖过程中生长率、抵抗力均会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导致发病率较高、产量受损等。需要一种简单高效的监测预警方法,能够在渔业养殖的自然水体中自动监测养殖水体的温度,并根据养殖品种对可能到来的低温或高温灾害提前预警,方便养殖户采取预防和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
自然水域水体相较人工水体而言环境更加复杂,水面以下不同深度的水体温度在不同季节会有明显差异。同时,自然水域水体养殖会受到环境水流的影响,环境来水的温度异常会直接导致养殖区水温的快速变化。自然水域的养殖环境,防灾减灾应对更为困难,养殖户采取相应措施需要更多的反应时间。如果简单采用设置与养殖品种适宜温度范围相差较大的预警阈值,会导致预警时间提前同时误警率也显著上升,导致额外的人力物力损失。所以,自然养殖水体的温度监测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保证预警准确性的同时增加养殖户的提前应对时间。传统的简单监测实时应对的方法不能适应自然水体渔业养殖的需要。
因此该监测方法应该可以自动工作,配置安装后可以自动监测养殖水体的温度;该方法可针对不同的养殖品种对水温的适应性特点,可以灵活设定监测的水深以及低温灾害或高温灾害的预警阈值;该方法需要尽量提前预警给用户足够的应对反应时间,同时应降低误警率,避免造成无谓的人力物力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渔业防台防汛抗旱抗灾的预警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渔业防台防汛抗旱抗灾的预警系统,包括:
气象站组网群,
信息处理器,
比较模块,
分发器模块,
效验模块,
信息服务器组,
多个移动终端,
预警中心;
所述气象站组网群包括多个气象站,用于采集降雨量、湿度、温度、风力等级以及湿度等基础信息并传输,并将基础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处理器;
所述信息处理器对所述基础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综合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比较模块,比较模块将综合信息依据其生成格式分别依据格式进行字头识别,依据字头识别分发至相应的比较单元与阈值比较,生成预警信息;
所述比较模块将预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分发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8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