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皮素纳米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6736.9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0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焜;王依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35 | 分类号: | A61K8/35;A61K8/06;A61Q19/02;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晓欣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皮素 纳米乳制剂 制备方法和应用 表面活性剂 室温搅拌 初乳 口服生物利用度 助表面活性剂 高压均质机 细胞粉碎机 表面活性 溶剂混合 重量比 溶剂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皮素纳米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根皮素纳米乳制剂包括按重量比计的以下组分:根皮素、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溶剂的比例为0.1‑10:1‑50:1‑25:0‑10:1‑5;所述根皮素纳米乳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根皮素、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与溶剂混合,室温搅拌至均匀,得到溶液;2)将溶液与油混合,室温搅拌至均匀,得到初乳;3)将初乳依次用细胞粉碎机、高压均质机处理,即得成品。本发明的根皮素纳米乳制剂能够大幅度提高根皮素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口服生物利用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根皮素纳米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根皮素(Phloretin,Ph),化学名为三羟苯酚丙酮2,4,6-三羟基-3-(4-羟基苯基)苯丙酮,化学结构如下:
根皮素是一种黄酮类天然化合物,主要分布于苹果、梨等多汁水果的果皮、根皮中,以及多种蔬菜汁液中。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根皮素具有抗氧化性、抗炎免疫、抗癌及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理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抗癌药物。另外,据报道根皮素还是一种天然的美白剂,具有淡化皮肤色斑的作用,可应用于面膜、护肤膏霜和精华素中。然而,根皮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差(几乎不溶于水)、生物利用度低,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如何改善根皮素的水溶性以及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是扩展其应用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已报道的根皮素制剂主要是固体分散剂,运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辅料制作,但生物利用度依然不高。
自70年代起提出的纳米乳药物递送系统,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载体,得到了广泛关注,被定义为透明的、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的油、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经常与表面活性剂结合。当它们在水介质中温和搅拌或消化时,迅速形成油(o/w)纳米乳剂,由于药物已溶解在混合物中,因此避免了结晶药物通常所需的限速溶解步骤。通过不同机制可以大大增加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且纳米乳药物递送系统的颗粒小、载药率高。然而,这种乳剂在胃中容易被酶降解,导致包裹性药物迅速释放和沉淀,被肠粘液去除,降低了乳剂的药物释放能力。因此,如果能开发一种稳定性高的纳米乳制剂,提高根皮素的溶解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并大幅度提高药效,必将产生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根皮素纳米乳制剂。根据根皮素固有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针对现有传统纳米乳制剂存在的不足,成功开发了根皮素纳米乳制剂,其能够大幅度提高根皮素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口服生物利用度,能够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中,大大扩展了根皮素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根皮素纳米乳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根皮素纳米乳制剂的用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根皮素纳米乳制剂,包括按重量比计的以下组分:根皮素、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溶剂的比例为0.1-10:1-50:1-25:0-10:1-5。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根皮素纳米乳制剂的粒径小,为10-100nm,有利于口服吸收。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油包括大豆油、玉米油、葡萄籽油、蓖麻油、葵花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山梨醇脂肪酸酯、聚乙二醇、聚维酮、甘露醇、聚氧乙烯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吐温为Tween20-8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山梨醇脂肪酸酯为Span20-85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乙二醇为PEG400、PEG1000、PEG2000、PEG400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维酮为K25、K29-32、K90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助表面活性剂包括泊洛沙姆、环糊精、半乳糖、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抗坏血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6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