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绞线机收线张力的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5991.1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7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项泽鸿;赵光辉;何邦庆;汪顺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鸿辉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38 | 分类号: | B65H59/38;B65H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冼启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粉离合器 收线盘 收卷 初始参数 绞线 收线 预设 可编程控制器 人机交互装置 传感器监控 工况调节 输出端连 输出控制 变频器 绞合线 接收线 模拟量 输出端 转矩 录入 电缆 写入 保证 | ||
一种控制绞线机收线张力的方法,其中包括:在人机交互装置的界面上录入预设的初始参数,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从预设的初始参数中获取即时参数,通过RS485通讯写入变频器中以获取0~10V的模拟量,并有AO输出端输出控制磁粉离合器转矩的调节电压,由磁粉离合器随着调节电压的变化获取即时力矩,所述磁粉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收线盘并控制收线盘的收线张力。本发明根据收线盘的实际收线工况调节收卷张力,避免传统技术中通过传感器监控收线盘参数而调节张力所带来的缺陷,保证收卷张力的稳定,进而控制由绞合线收卷的电缆的各项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绞线机领域,特别是一种控制绞线机收线张力的方法及其装 置。
背景技术
当前线缆生产企业所使用的绞线机,大多都是依靠人工调整放线盘刹车皮 带的松紧度来调整放线张力的传统绞线生产控制方式。生产中,操作人员难以 掌握转动的绞线机上的各绞线线芯上的张力大小,更难以对其进行均衡调整。 结果往往导致所生产的绞线各绞线线芯张力不均匀,甚至会在生产过程中就出 现线芯拉断问题。线芯绞合张力不均匀的电缆耐扭性能要差很多,绞合张力较 大的线芯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机械强度,故而很容易断裂。这样的电缆 质量问题在诸如风能电缆、升降机械用电缆等许多需要扭转、卷绕弯曲的特种 用途电缆上暴露得会很明显。
然而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通过监控方式来获取实时张力的技 术方案,该技术方案通过在收线盘附近增加多种传感器来获取收线的实时状 态,然后将实时状态的参数通过可编程控制器进行计算,再输出控制离合器的 转矩,进而控制张力的大小。
由于绞线时的张力大小对电缆的各项性能,包括耐扭性或机械强度等性 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感器获取然后计算再反馈存在 时间滞后性,即使时毫秒级的滞后性,相应匹配的张力并不是即时收线盘需要 的张力,对电缆的各项性能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再且现有技术中的方案获取的控制张力将受到绞线长度影响,绞线长度越 长时的某一时刻,与收线盘需要的实际即时张力差距越大,现有方案中所获取 的张力与实际需要的即时张力差距并不是恒定的,是随着绞线长度越长而增长 的,导致电缆的前段与后段性能差异化,且随着相比较的两点越长,性能差异 越大。
再且现有技术中通过传感器获取相应的实时的收线盘盘径、导轮接触绞线 线芯测量的张力大小等,均随着绞线长度越长,其准确性偏差越大,获取用于 计算得到实时张力大小的初始数据偏差越大,其输出作用于收线盘的收线张力 越偏离实际需要的张力,导致电缆产品的各项性能不均匀,甚至断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绞线机收线 张力的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绞线机收线张力的 方法,包括:
在人机交互装置的界面上录入预设的初始参数,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从预设 的初始参数中获取即时参数,通过RS485通讯写入变频器中以获取0~10V电 压信号的模拟量,并由变频器的AO输出端输出控制磁粉离合器转矩的调节电 压,由磁粉离合器随着调节电压的变化获取即时力矩,所述磁粉离合器的输出 端连接收线盘并控制收线盘的收线张力;
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由人机交互界面输入的多个初始参数,其中多个初始参数包括单 支线径M、股数S、空盘直径R、盘宽L和初始张力T,所述单支线径为绞合线 中其中一支线的直径,所述股数为绞合线中单支线的数量,所述空盘直径为收 线盘中未收卷绞合线时初始空盘的直径,所述盘宽为收线盘中用于收卷绞合线 区域的宽度。
2)获取收卷在收线盘中的即时计米长度L’,所述计米长度L’由计米器 所获取,并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所述计米长度可以通过计米器精准获取, 且计米器在收线盘收卷绞合线前获取,不受绞合线收卷在收线盘中的张力、收 卷长度或层数等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鸿辉电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鸿辉电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5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