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章、印章制作工艺和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3611.0 | 申请日: | 201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9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余桦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桦佳 |
主分类号: | B41C1/05 | 分类号: | B41C1/05;B41K1/00;G06K9/3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103 | 代理人: | 丁楚浩 |
地址: | 515600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章 制作 工艺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印章、印章制作工艺和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涉及一种在印章雕刻制作方法中如何形成识别标记,以及识别标记可以转印至印章印文中,用于印章印文的防伪,其主要特点是,由印胚生产厂家在印胚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条纹或凹点,由刻印厂在所述印胚上雕刻文字,使条纹或凹点与文字笔划相交,让相交处的条纹或凹点保留在文字的相关笔划处,用于作为识别防伪。本发明使得可以采用机械来简单、自动地雕刻印章,而且这些印章的印文能够提供充分的随机防伪标记以便进行准确的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印章及其制作和使用识别,涉及一种在印章雕刻的制作方法中如何形成识别标记,尤指印章印文使用中真伪的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印章系采用人工雕刻制作,由于刻印人员不同,也由于同一刻印人员在不同时间刻印其力度、字距等因素不同,使得每一枚印章其字体、字体大小、字体分布以及字距均能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印章不易存在仿造,尤其是随着电子设备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随时调取原始印章印文与获得的当前印章印文进行比对,使印章仿造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但是,人工雕刻制作印章存在需要大量技艺人员,且存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目前,刻印属特殊行业,需要具备资质,并且必须在公安部门备案,才能对外营业,受技艺人员数量以及制作时间的制约,行业上纷纷采用电脑控制机械来雕刻印章,即由机械在印胚上雕刻名称,这种印章印文真伪的鉴别只能通过字体、字体大小、字体分布以及字距等来识别,但是,这种做法在现实中又存在极大的缺陷,难以在印章上形成独特的识别标记,就现有的技术手段而言,由于字体的数量有限,字体大小、字体分布、字距均可由机器调节,不法分子完全可以依据获得的印章印文通过选择字体、字体大小、字体分布以及字距以仿制印章,并由该印章产生的印文进行冒充,达到以假乱真欺骗人们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虽已出现采用在铅只上压制文字的手段,由文字与铅只中杂质随机性纹路的交叉来进行识别,但它只能达到识别铅只的作用,印章印文与铅只不同,其一印胚不是金属铅,即使采用铅材料制作,由铅只产生的印迹也不可能将其纹路转印反映到印文上,无法在印文上产生记号,其二目前印胚材质不具备自然纹路,在印胚上雕刻文字,文字自身也无法产生随机性的标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印章、印章制作方法和印章印文的识别方法,它利用其表面形成有不具备随机性条纹或凹点的印胚,在其随后雕刻文字的过程中,于条纹或凹点与文字相交处形成凹部,这些凹部其位置和方位具备随机性,且这些凹部的位置和方位能够转印并体现在日后使用的印章印文中,可作为印章印文的防伪标记,从而获得一种能够满足印章制作自动化的简单方法。
本发明的印章制作工艺由下列方案实现:
一种印章制作工艺,包括:
(10)、在印胚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条纹或凹点;
(20)、在所述印胚上雕刻文字,使条纹或凹点与文字笔划相交,让相交处的条纹或凹点保留在文字的相关笔划处。
较好的是,上述印章制作工艺,步骤(10)中,条纹的宽度或凹点的直径均为0.24—0.3mm。
较好的是,上述印章制作工艺中,还包含下列步骤:
(30)、所述印胚上文字笔划之外的条纹及凹点随文字雕刻而铲除。
更好的是,上述印章制作工艺中,还包含下列步骤:
(40)、由所有人在所述印胚上标识记号,得到专用印章。
本发明的印章由下列方案实现:
一种印章,包括印胚以及在印胚形成雕刻文字,其特征是,雕刻文字某些笔划表面具有一定深度的条纹或凹点。
较好的是,上述印章中,条纹的宽度或凹点的直径均为0.24—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桦佳,未经余桦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3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料用四边形跌落梯
- 下一篇: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电芯抽气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