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质板料无铆连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5563.0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0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程;姚杰;张文旭;牛艳;王瑞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9/03 | 分类号: | B21D39/0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料 连接 工艺 | ||
1.一种异质板料无铆连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于强度不同的第一板料(3)和第二板料(6),第一板料(3)的强度大于第二板料(6),对第一板料(3)进行预处理,做出危险截面,所述危险截面为环状危险截面、柱状危险截面或环状与柱状组合形成的危险截面;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第一板料(3)为下板料,将第二板料(6)为上板料,在第一板料(3)上的危险截面处将第一板料(3)和第二板料(6)铆接;
步骤1)中,当危险截面为环状危险截面时,危险截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V型或矩形;
步骤1)中,当危险截面为柱状危险截面时,危险截面的底部呈W状;
步骤1)中,当危险截面为环状与柱状组合形成的危险截面时,环状危险截面分布于柱状危险截面底部的外缘;
危险截面的深度为第一板料(3)和第二板料(6)总厚度的1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质板料无铆连接工艺,其特征在于,环状危险截面的外径为铆接采用的铆接冲头直径的1~1.5倍;柱状危险截面的直径为铆接采用的铆接冲头直径的1~1.5倍;环状与柱状组合形成的危险截面中,环状部分的外径与柱状部分的直径相同,环状部分的外径为铆接采用的铆接冲头直径的1~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质板料无铆连接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板料(3)和第二板料(6)采用铆接设备进行铆接,过程包括:
板料铆接定位阶段:将预处理后的第一板料(3)为下板料,放置于铆接设备的铆接凸模(5)和铆接凹模(7)的中心位置,使第一板料(3)上的危险截面处于加工位;将第二板料(6)为上板料,放置于铆接凸模(5)和铆接凹模(7)的中心位置且叠放在第一板料(3)上,铆接设备的压边圈(2)对第二板料(6)施加预紧力,以固定叠放后的第二板料(6)和第一板料(3);
板料铆接初始成形阶段:铆接凸模(5)向铆接凹模(7)运动并接触第二板料(6),第二板料(6)与铆接凸模(5)圆角接触处发生变形,同时铆接凸模(5)推动第一板料(3)向铆接凹模(7)移动并使第一板料(3)与铆接凹模(7)接触,第一板料(3)在与铆接凹模(7)圆角接触处发生变形,第一板料(3)的材料流入铆接凹模(7)的凹槽中;
板料铆接成形阶段:第二板料(6)和第一板料(3)持续向铆接凹模(7)流入直到铆接凸模(5)运动到下止点为止,第二板料(6)颈部被拉伸变薄同时底部逐渐嵌入第一板料(3)中,此时第二板料(6)和第一板料(3)相互咬合形成锁扣结构;
铆接接头保压阶段:铆接凸模(5)在下止点停留预设时间,铆接凸模(5)在停留期间,第二板料(6)和第一板料(3)完全填满铆接凹模(7);
退模阶段:铆接凸模(5)退回并完成退模,在铆接凸模(5)完全退回后,取下已连接完好的板料,完成整个无铆连接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质板料无铆连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铆接时,第一板料(3)和第二板料(6)在铆接部位的底部厚度为第一板料(3)和第二板料(6)总厚度的25%~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55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