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分形沟槽的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0330.1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4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华;孙小恺;张靖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D5/08 | 分类号: | F01D5/08;F01D5/18;F01D2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秦秋星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沟槽 冲击 复合 冷却 结构 | ||
1.一种带有分形沟槽的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包括气膜孔板(1)和冲击孔板(2),气膜孔板(1)和冲击孔板(2)分别设有阵列排布的气膜孔(3)和冲击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孔板(1)和冲击孔板(2)的内壁分别加工有若干具有分形特征的沟槽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分形沟槽的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单元包括圆环(5)以及一至五级沟槽,两个一级沟槽(6)对称分布于圆环(5)外缘,一级沟槽(6)的一端与圆环(5)连接,另一端与两个二级沟槽(7)的一端连通,二级沟槽(7)的另一端连通两个三级沟槽(8)的一端,三级沟槽(8)的另一端连通两个四级沟槽(9)的一端,四级沟槽(9)的另一端连通两个五级沟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分形沟槽的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孔板(2)的圆环(5)的中心与冲击孔(4)的中心重合,沟槽单元数量与冲击孔(4)数量相等;气膜孔板(1)的圆环(5)的中心与气膜孔(3)的中心重合,沟槽数量与气膜孔(3)数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分形沟槽的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孔板(2)的圆环(5)的内径是冲击孔(4)直径的2~3倍;气膜孔板(1)的圆环(5)的内径是气膜孔(3)直径的2~3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分形沟槽的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n级沟槽与n-1级沟槽之间夹角为90°,2≤n≤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分形沟槽的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孔板(1)和冲击孔板(2)的沟槽深度分别为气膜孔板(1)和冲击孔板(2)厚度的0.2~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分形沟槽的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孔板(2)的沟槽宽度为冲击孔(4)直径的0.2~0.3倍,气膜孔板(1)的沟槽宽度为气膜孔(3)直径的0.2~0.3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分形沟槽的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孔板(2)厚为0.5mm,气膜孔板(1)厚为0.5mm,冲击孔(4)直径为0.5~1.4mm,冲击孔面积/气膜孔面积为0.25~1,气膜孔排距/间距为1~2,冲击高度/冲击孔径为0.5~2,气膜孔间距/冲击孔径为6~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03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马达的间歇转动方法
- 下一篇:混合材料风扇叶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