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葚状掺铕聚丙烯酸钡粉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4637.0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3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勇;韩媛媛;姜雪;郭小庆;王楠;郭家辉;李云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8/44 | 分类号: | C08F8/44;C08F20/06;C09K1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苏艳肃 |
地址: | 07100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葚 状掺铕 聚丙烯 酸钡粉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葚状掺铕聚丙烯酸钡粉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Ba(NO3)2溶解于水中得到Ba(NO3)2溶液;b、在Ba(NO3)2溶液中加入Eu(NO3)3溶液和50wt%聚丙烯酸水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c、将混合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120~140℃条件下,水热反应4~16h;d、水热反应结束后进行过滤,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后即得桑葚状掺铕聚丙烯酸钡粉体。本发明制备方法使用水热反应,制备方法简单,无需高温焙烧,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温度等条件,得到桑葚状聚丙烯酸钡粉体,产品尺寸均一稳定,形貌可控,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桑葚状掺铕聚丙烯酸钡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新世纪以来,人们对功能性材料愈加关注和重视,新材料的制备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稀土功能材料的发展中,尤其以稀土发光材料格外引人注目。稀土金属因其特殊的电子层结构,具有一般元素无法比拟的光谱性质。
聚丙烯酸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常用作阻垢剂和吸水剂。目前,国内已公开的专利文献(如文献号CN1106355C、CN1141262C、CN101172718A等)报道了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制备方法,目前还没有关于聚丙烯酸钡的制备方法见诸报道,基于稀土发光聚丙烯酸盐类发光材料在发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出一种新型的聚丙烯酸钡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桑葚状掺铕聚丙烯酸钡粉体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聚丙烯酸盐类发光材料种类较少、综合性能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桑葚状掺铕聚丙烯酸钡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Ba(NO3)2溶解于水中得到Ba(NO3)2溶液;
b、在Ba(NO3)2溶液中加入Eu(NO3)3溶液和50wt%聚丙烯酸水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其中,Ba(NO3)2用量∶Eu(NO3)3用量∶50wt%聚丙烯酸水溶液用量=1mol∶0.0067~0.066mol∶1~5g;
c、将混合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120~140℃条件下,水热反应4~16h;
d、水热反应结束后进行过滤,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后即得桑葚状掺铕聚丙烯酸钡粉体。
进一步地,步骤b中,Ba(NO3)2用量∶Eu(NO3)3用量∶50wt%聚丙烯酸水溶液用量=1mol∶0.0067~0.066mol∶2g。
进一步地,步骤c中,所述水热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12h。
本发明制备方法使用水热反应,制备方法简单,无需高温焙烧,低能耗,对环境无污染,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温度,得到桑葚状聚丙烯酸钡粉体,该粉体尺寸均一稳定,形貌可控,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产品的扫描电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产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大学,未经河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4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