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4617.3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4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梅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荣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0 | 分类号: | H01R13/10;H01R13/447;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穿戴 设备 导电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其结构包括环形显示屏、限定框、指环防护套、隐蔽性超薄基础导电装置,环形显示屏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限定框内部,限定框与指环防护套为一体化结构,隐蔽性超薄基础导电装置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指环防护套内部。本发明在佩戴时,由于手指内侧面会挤压内侧压片,从而令顶槽受到约束,需要储电时,将整个指身放置在具有统计磁场的充电座上,其中四个活动矩封中的强磁片受力会推动四个朝向四周斜侧向摊开,从而暴露出内部的导孔,在内侧面的贴合侧滑充电装置,其展开后期外观具有科技感,且通过该方式可以摆脱原有限制,实现超薄款的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穿戴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指环属于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使用前一般通过需要通过个人的手指的围度进行定制,一般的智能指环都会在侧面设置充电装置,虽然侧面孔的设计不显眼却还是对其外表的美观度具有一定影响。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比如:
一般的智能指环都会在侧面设置充电装置,虽然侧面孔的设计不显眼却还是对其外表的美观度具有一定影响,且由于其指环的侧面充电的限制,导致指环的厚薄度受到限制,难以实现薄款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以解决现有一般的智能指环都会在侧面设置充电装置,虽然侧面孔的设计不显眼却还是对其外表的美观度具有一定影响,且由于其指环的侧面充电的限制,导致指环的厚薄度受到限制,难以实现薄款设计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导电装置,其结构包括环形显示屏、限定框、指环防护套、隐蔽性超薄基础导电装置,所述环形显示屏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限定框内部,所述限定框与指环防护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隐蔽性超薄基础导电装置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指环防护套内部。
所述隐蔽性超薄基础导电装置包括抗压卡位机构、内侧压片、超薄基础导电机构,所述抗压卡位机构共设有四个,所述抗压卡位机构正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内侧压片内侧面,所述超薄基础导电机构正端面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内侧压片内侧面,所述超薄基础导电机构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指环防护套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抗压卡位机构包括连接环、斜线滑槽、弹针,所述连接环与弹针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针尖端与斜线滑槽表面贴合,所述弹针在连接环受压后产生位移差,当其失去压力后会推动连接环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超薄基础导电机构包括环形蓄电条、接头条、四组封片机构,所述环形蓄电条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指环防护套内部,所述接头条共设有两个,所述接头条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环形蓄电条上,所述四组封片机构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指环防护套内部,所述环形蓄电条贴合在指环防护套内部,区别于传统的局部蓄电,在相同的储电能力下,其张力更大,能够令指环更薄。
作为优选,所述四组封片机构包括辅调节转接头、活动矩封、导孔,所述辅调节转接头共设有两个,所述活动矩封共设有四个,所述导孔位于活动矩封背部。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矩封包括矩板、顶槽、三角纳板、定杆、导槽、内顶片、隔封、强磁片,所述矩板背部设有顶槽且与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矩板右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三角纳板侧面,所述定杆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导槽内部,所述导槽与矩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顶片与指环防护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隔封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矩板右下端,所述强磁片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矩板右下端且位于隔封上方,所述活动矩封采用四组封片组合,在导电状态时,将指环靠近充电座时,在强磁片会推动矩板使矩板四向爆炸式的分开,可以试用于超薄的指环。
作为优选,所述辅调节转接头包括限压拉杆、伸缩接头,所述限压拉杆每组共设有两个,所述伸缩接头左侧外环面与限压拉杆左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荣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荣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4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连接器
- 下一篇:片式接触件、片式插孔及高压互锁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