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8707.1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9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滋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44334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飞亚;习冬梅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液晶显示装置 背光源 偏光板 取向控制 透明基板 前面部 对置 偏光 密封液晶 光学膜 透射光 叶片部 液晶层 照射光 固接 取向 配置 液晶 图像 侧面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高,厚度薄,且成本低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液晶面板(140),其具备两片透明基板以及在两片透明基板之间密封液晶而制成的液晶层,并具有能控制液晶的取向的区域即取向控制区域;偏光板(130),其设置为与液晶面板的背面对置;以及背光源(110),其设置为与偏光板的不与液晶面板对置的面对置,并对偏光板照射光,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膜具备:前面部(152),其配置于液晶面板的前面;以及叶片部(153),其从前面部的一端开始与背光源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或背光源的背面的至少一部分固接,至少前面部的一部分是使透射光偏光的偏光部(151),并配置为与取向控制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对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液晶面板和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一般由液晶面板、前面侧的偏光板、背面侧的偏光板以及背光源构成。所述液晶面板具备两片透明基板和在所述两片透明基板之间密封液晶而制成的液晶层,并具有取向控制区域,该取向控制区域是能控制所述液晶的取向的区域。所述前面侧的偏光板设置为与所述液晶面板的前面对置。所述背面侧的偏光板设置为与所述液晶面板的背面对置。所述背光源设置为与所述背面侧的偏光板的不与所述液晶面板对置的面对置。在日本专利特开2012-103687号公报中公开了在所述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所述前面侧的偏光板、所述液晶面板、所述背面侧的偏光板以及所述背光源相互固定的方法之一。
在日本专利特开2012-10368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光学粘结膜,在具体实现图像的平板显示模块中使用的光学粘结膜中,具备:透射部,配置在平板显示模块上,使图像透射;以及叶片部,从透射部的一端延伸来覆盖平板显示模块的侧面,并且覆盖平板显示模块的背面的一部分,透射部自粘于平板显示模块的前面,叶片部自粘于平板显示模块的侧面以及背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036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所述前面侧的偏光板与所述液晶面板之间具备所述光学粘结膜。因此,根据所述光学粘结膜的光透射率显示的图像的亮度降低。此外,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仅增加了所述光学粘结膜的厚度的量。而且,制造专利文献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需要贴合光学粘结膜的工序,因此存在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显示的图像的亮度高,厚度薄,且成本低的液晶显示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备:
液晶面板,具备两片透明基板和在所述两片透明基板之间密封液晶而制成的液晶层,并具有取向控制区域,该取向控制区域是能控制所述液晶的取向的区域;
偏光板,其设置为与所述液晶面板的背面对置;
背光源,其设置为与所述偏光板的不与所述液晶面板对置的面对置,并对所述偏光板照射光,其特征在于,
具有光学膜,该光学膜具备:前面部,其配置于所述液晶面板的前面;以及叶片部,其从所述前面部的一端延伸并与所述背光源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或所述背光源的背面的至少一部分固接,
至少所述前面部的一部分是使透射光偏光的偏光部,所述偏光部与所述取向控制区域重叠地配置。
采用这种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层叠有所述偏光板、所述取向控制区域、以及所述偏光部,因此,能基于所述液晶的取向方向来对光的透射率进行控制。因此,从所述背光源射出的光透过所述偏光板、所述取向控制区域以及所述偏光部,因此,亮度基于所述光的透射率发生变化。由此能控制显示画面的亮度,根据其目的能显示各种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87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