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河航道工程中鱼类栖息地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5761.0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8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邢岩;吕彪;赵丹禄;马殿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7/00;E02B8/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槽 构建 生境 鱼类栖息地 栖息 河流 鱼类 内河航道 产卵 觅食 多样性 坝体结构 动力结构 河流生态 回水区 坝体 边沟 流态 连通 地形 改进 生态 | ||
1.一种内河航道工程中鱼类栖息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河流边滩上构建与主航槽连通的支汊边沟或河湾回水区以营造适宜鱼类栖息、产卵和觅食的生境空间;在主航槽整治线范围内采用整治坝体型式以营造适宜鱼类栖息、产卵和觅食的生境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航道工程中鱼类栖息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汊边沟是在河流边滩上利用滩面遗留串沟,通过人工开挖或疏浚而成的,所述支汊边沟的入口与出口均与所述主航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航道工程中鱼类栖息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湾回水区是在河流边滩上利用低洼滩面,通过人工开挖或疏浚而成的,所述河湾回水区仅入口与主航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航道工程中鱼类栖息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治坝体型式包含钝头V字形坝,所述钝头V字形坝修筑在主航槽内或心滩头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航道工程中鱼类栖息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治坝体型式包含开槽丁坝,所述开槽丁坝修筑在所述主航槽整治线范围内,在所述开槽丁坝的坝身上开挖倒梯形断面过流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航道工程中鱼类栖息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治坝体型式包含潜丁坝,所述潜丁坝修筑在所述主航槽整治线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河航道工程中鱼类栖息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汊边沟的入口位置设置沿主流方向布置的丁顺坝Ⅰ,所述丁顺坝Ⅰ布置在所述支汊边沟的入口上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河航道工程中鱼类栖息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河湾回水区的入口位置设置沿主流方向布置的丁顺坝Ⅱ,所述丁顺坝Ⅱ布置在所述河湾回水区的入口上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河航道工程中鱼类栖息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槽在距坝根1/3至1/2坝长处开挖,开挖宽度不大于坝长的1/3,深度大于1/2坝高或将坝身完全切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57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