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生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4627.9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巫明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巫明茂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E02B17/00;E02B9/08;F03B13/18;F03D9/45;A01K61/60;A01K61/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107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生态 | ||
海洋生态圈,由模块连接组成的环形圈支撑平台、水平轴风电机组、垂直轴风电机组、波浪动能和势能同时收集装置、液压发电系统、养鱼系统、锚泊系统、人工藻鱼礁海洋生物依附体生态环境、海上城市组成。在利用风、浪能量规模化发电的同时,可利用环形圈装备便宜的获取大尺度可支配的清洁水域以实施海上高附加值鱼类的养殖,在环形圈装备外水域的真光层,人工布放藻鱼礁以营造出供海洋生物依附、栖息、生存、繁殖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以鱼养鱼的自然生态链并增加海洋碳汇能力。环形圈装备上可建住房和旅游、娱乐实施,环形圈装备内可建海上城市,拓宽人类的生存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的、稳定的海上装备设计、和同时收集风浪能量的大规模海上发电装置、人工藻鱼礁营造的海洋生态环境、以及获取大尺度可支配水域实施海上养殖的领域。
技术背景
现有的海上资源利用技术,在海洋能量的利用方面进展缓慢,波浪能量的利用还无一可商业化推广的技术,对于海洋水体资源的利用也仅限于岸边水产业和通航,对于利用海洋水体资源来大规模生产有机物(海洋生物——海洋碳汇)的人为干预技术研究甚少,作为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更是未见报道,海上水域资源广袤巨量,但人类可支配的水域却寥寥无几,致使海洋资源开发成本高、效益低,远没有规模化、综合性。
本发明试图在综合利用海洋资源来复原自然生态系统方面做出尝试,用一种能复原自然生态的设计——海洋生态圈的方式,在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来复原包括大气、陆地、海洋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大范围,提出一种符合原理和人类能力以及在海上有足够生存能力的“海洋生态圈”的大胆创新,争取在成本低、效益高,规模化综合利用海洋资源方面为人类开创一条新路,在海上实现规模化风浪联合发电、高附加值鱼类的大规模自然养殖、增大海洋碳汇量(转化和封存二氧化碳)、规模化生产海藻生物石油和碳水化合物、居住、旅游、休闲、补给、海防等众多功能方面,拓宽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能力。
发明内容
1、海洋生态圈,由模块连接组成的环形支撑平台、水平轴风电机组、垂直轴风电机组、波浪动能和势能同时收集装置、液压发电系统、养鱼系统、锚泊系统、人工藻鱼礁海洋生物依附体生态环境、海上城市组成,其特征是:
(1)所述的模块连接组成的环形支撑平台,是用若干个由水下浮体并以柱支撑离开水面的平台形成结构整体作为单元模块相连接而组成的半潜于水中的环形圈装备,环形圈装备上建有房屋,环形圈装备上设有游泳池,环形圈装备上设有球场,环形圈装备上设有影剧院,环形圈装备上设有立体蔬菜种植园,
(2)所述的水平轴风电机组、垂直轴风电机组安装于环形圈装备上,
(3)所述的波浪动能和势能同时收集装置安装于环形圈装备上,波浪动能和势能同时收集装置是由水平方向框架的一端通过转动轴和轴承座与浮箱连接架及浮箱相结合的结合体,收集波浪动能的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水平方向框架和浮箱连接,水平方向框架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和轴承座与设在环形圈装备上的竖直方向框架相连,收集波浪势能的液压缸分别与水平方向框架和竖直方向框架相连,
(4)所述的液压发电系统,是由收集波浪能的液压缸、管道、储能罐、液压马达发电机组组成,波浪能收集装置上的液压缸有小管道与储能罐的进液高压管相连后进入储能罐,储能罐中的出液高压管与若干液压马达发电机组相连,液压马达会驱动发电机发电,液压马达发电机组工作后的液体经液压马达出液管进入常压管道后再进入常压罐,常压罐的液体由常压管道经回流管回流到波浪能收集装置的液压缸,
(5)所述的养鱼系统,由环形圈装备、网、喂饵料管道、残杂物承接装置、残杂物排出管、鱼进出通道组成,环形圈装备的外周边有网从水面以上延伸至海底形成环形圈装备内的养鱼区域,环形圈装备上设有喂饵料管道环绕环形圈装备,环形圈装备的水下部分设有残杂物承接装置,残杂物排出管设置在残杂物承接装置上面,环形圈装备上设有鱼进出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巫明茂,未经巫明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46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藻鱼礁海洋生物依附体
- 下一篇:真空平板集热器及其制作方法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