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三段排料口的无耙浓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4310.5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5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张勇;朱金波;闵凡飞;刘海增;冯岸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1/00 | 分类号: | B01D21/00;B01D21/01;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三段排料口 浓缩 | ||
本发明涉及煤泥水浓缩处理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三段排料口的无耙浓缩机。本发明的三段排料式无耙浓缩机由一个中心段浓缩池体和两个侧室段浓缩池体组成,采用“一中两侧”排料方式,实现粗、细颗粒分口排出与回收,粗颗粒从中心底流口排出,细粒级从侧室底流口上吸排出,细粒级极限水平运动距离为3倍的槽体半径,具有更长的沉降时间,浓缩池体的池底均呈大倾角圆锥形,物料靠自重滑落至底流口,排料无需耙子,彻底解决“压耙”现象;整个浓缩作业具有更高的浓缩效率,工作更加可靠稳定,节约药剂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泥水浓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三段排料口的无耙浓缩机。
背景技术
我国绝大多数选煤厂都采用湿法选煤,煤泥水处理是湿法选煤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从经济和环保方面考虑,均要求煤泥水深度澄清,洗水闭路循环。选煤厂通常采用混凝法来处理煤泥水,所谓混凝法就是向煤泥水体系中添加混凝剂,使得煤泥水体系中的颗粒发生团聚后靠重力沉降。在传统的煤泥水处理工艺中,絮凝剂水溶液的添加一般是加入浓缩机入料口前的管道或溜槽内,能否实现煤泥水与絮凝剂水溶液的高效混合,是煤泥水高效浓缩处理的前提。
浓缩机是现代煤泥水处理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浓缩机是利用煤泥水中固体颗粒絮凝沉降来完成对煤泥水连续浓缩的设备。它的实质是由一个供煤泥水沉淀的池体和一个将沉淀物收集到底流口并排出的的底流排放系统联合组成的。它的生产过程是连续的,通常,煤泥水从池体上方中部给入,澄清后的溢流水从池体周边流入溢流水槽,沉淀后的产物(底流)从池体锥底的底流口用泵抽出。传统的浓缩机又称耙式浓缩机,具有一个将沉淀物向中心富集运输的耙子;耙式浓缩机从传动特点来分,可分为中心传动式和周边传动式两种;从结构特点来分可分为普通浓缩机和高效浓缩机两种,高效浓缩机是将煤泥水入料直接给入浓缩机机体中下部的浓缩物层,缩短了煤泥沉降的距离,有助于煤泥颗粒的沉降,增加了煤泥进入溢流的阻力,提高了沉降效果,故称其为高效浓缩机,如埃姆科(EimcO-BSP)高效浓缩机、国产高效浓缩机等。现有浓缩机在传动装置和机体结构上研究较多,但在底流排料设计方面创新较少,此外如何确保药剂和煤泥水充分混合均匀又保证浓缩机机体内紊流程度较小,如何保证浓缩机工作稳定,杜绝浓缩机耙架被高浓度物料“压耙”为本领域近年来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新型的三段排料式无耙浓缩机,三段排料式无耙浓缩机由一个中心段浓缩池体和两个侧室段浓缩池体组成,采用“一中两侧”排料方式,即中心段浓缩池体采用中心底流口下部排料,两个侧室段浓缩池体采用侧室底流口上吸排料,大絮团粗颗粒沉降速度快,大多数在中心段浓缩池体内沉降,小絮团细颗粒沉降时间长,可进入侧室段浓缩池体继续沉降作用;“一中两侧”排料方式可实现粗、细粒级物料分别回收,中心段浓缩池体的底流以粗颗粒为主,可以用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回收,部分掺入或全部掺入中煤,获更高的经济价值,侧室段浓缩池体的底流以细颗粒为主,可以用压滤机脱水回收,实现固液彻底分离,此外,浓缩池体的池底均呈大倾角圆锥形,排料无需耙子,彻底解决“压耙”现象,浓缩机工作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4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段底流排料的煤泥水浓缩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沉降槽的自稀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