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丝蛋白轻链在梅毒血液检测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4151.9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3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伦文辉;许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77;G01N33/571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谭辉;周娇娇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丝蛋白 轻链 检测试剂 梅毒 第二检测 血液检测 脑脊液 试剂盒 检测 应用 疗效评价 梅毒检测 预后评估 早期诊断 可选的 磷酸化 分型 重链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神经丝蛋白轻链在梅毒血液检测中的应用。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梅毒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用于检测血神经丝蛋白轻链水平的检测试剂。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检测血神经丝蛋白轻链的第一检测试剂和可选的第二检测试剂在制备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第二检测试剂为用于检测脑脊液神经丝蛋白轻链水平、脑脊液磷酸化神经丝蛋白重链水平等的检测试剂。本发明基于血神经丝蛋白轻链水平,为梅毒的早期诊断、分型分期、疗效评价和/或预后评估提供了可靠、方便和快捷的解决方案。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神经丝蛋白轻链在梅毒血液检测中的应用”、申请号为“201810252711.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神经丝蛋白轻链(NF-L)在神经梅毒血液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梅毒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流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政府强有力的防治措施下,在1964年基本消灭梅毒。然而80年代以来,包括梅毒在内的性病重新流行,特别是2000年以来,梅毒开始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在乙类传染病中排第三位。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公布的数据统计可见,近10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从2006年的12.80(1/10万)上升至2015年的31.85(1/10万),远远没有实现消灭梅毒的目标(参见图1)。虽然随着青霉素治疗的推广应用,梅毒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死亡率显著下降,梅毒仍然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乙类传染病。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梅毒螺旋体是一种小而纤细的螺旋状微生物,横断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其结构中有维持螺旋体弹性的轴纤维,可以屈曲及伸缩,有利于梅毒螺旋体穿入宿主组织。梅毒螺旋体在人体外不易生存,煮沸立即死亡,干燥肥皂水以及酒精等一般的消毒剂可以很容易将其杀死,因此目前不能体外培养,梅毒螺旋体在低温(-78℃)下可保存数年,仍能保持其形态活力及毒性。梅毒螺旋体在不能体外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梅毒螺旋体的传播和侵入,但是也使得对梅毒螺旋体的研究以及对梅毒疾病的研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不变,因此目前梅毒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研究进展不大。
当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首先在皮肤粘膜的侵入部位繁殖,形成一期梅毒硬下疳,为界限清楚、边缘隆起、基底坚实、软骨样硬度的无痛性圆形或椭圆形浅在性溃疡,并可伴随腹股沟或患侧淋巴结肿大。若一期梅毒未治疗或者治疗未彻底,则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播散至全身,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二期梅毒疹,包括斑疹、丘疹、脓庖等等。一期梅毒硬下疳和二期梅毒疹都具有自限性,且一般不留痕迹,如果未能治疗或者治疗不成功,则进入隐性梅毒阶段。梅毒螺旋体在人体内潜伏数年后(2年及以上),对所潜伏的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可累及神经系统、心脏、骨骼、血管等,即进入三期梅毒。需要注意的是,已有研究证明早期梅毒患者的脑脊液接种于动物后可分离到梅毒螺旋体,说明梅毒螺旋体在侵入人体早期,就能够入侵到神经系统。
神经梅毒并非是只发生在三期梅毒,而是可以发生于梅毒的各个阶段。神经梅毒可分为无症状神经梅毒(Asymptomatic Neurosyphilis)、脑脊膜梅毒(MeningealSyphilis,包括梅毒性脑膜炎和梅毒性硬脊膜炎)、脑膜血管梅毒(MeningovascularSyphilis)、实质性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esis)和脊髓痨(Tabes Dorsalis))及树胶肿性神经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41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蛋白抽提溶液及其应用
- 下一篇:磷酸化神经丝蛋白重链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