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应力加载氢渗透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2829.1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8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丁领领;杨阳;吴明辉;余飞海;李桂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4 | 分类号: | G01N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张明浩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加载 渗透 实验 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恒应力加载氢渗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应力加载机构和氢渗透反应机构,机械应力加载机构和氢渗透反应机构设置在底座(9)上,所述机械应力加载机构包括施力机构、拉伸传动机构和力补机构,氢渗透反应机构包括试件(10)和试件拉伸架(18),拉伸传动机构包括弹簧(8)和被动滑块(17),所述施力机构与弹簧(8)连接,弹簧(8)与被动滑块(17)连接,被动滑块(17)与试件拉伸架(18)连接,施力机构可对弹簧(8)产生拉力而使弹簧(8)发生形变,弹簧(8)对被动滑块(17)和试件拉伸架(18)产生拉力而使试件拉伸架(18)远离试件(10)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试件(10)的拉伸,试件(10)拉伸后长度会发生变化,使弹簧(8)的长度也发生改变,导致弹簧(8)对试件(10)的拉力产生一部分损失,所述力补机构可对损失的力进行补偿,以保证试件(10)的恒力加载;所述力补机构包括位移检测器(7)、电流控制器(4)、标准重量砝码(2)、电磁盘(1)、钢丝(6)和定滑轮(3),所述位移检测器(7)与弹簧(8)连接,位移检测器(7)依次与电流控制器(4)和电磁盘(1)电性连接,电磁盘(1)固定在底座(9)上,电磁盘(1)上方设置有被钢丝(6)一端牵引的标准重量砝码(2),钢丝(6)另一端绕过固定在底座(9)上的定滑轮与试件拉伸架(18)连接而对试件(10)产生拉力,所述位移检测器用于检测弹簧(8)的长度变化,并根据弹簧(8)的长度变化,电流控制器(4)调整流经电磁盘(1)的电流,进而调节电磁盘(1)对标准重量砝码(2)的引力,最终控制标准重量砝码(2)通过钢丝(6)拉动试件(10)的拉力,实现对试件(10)损失的拉力补偿,以保证试件(10)的恒力加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应力加载氢渗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机构包括丝杠(5)、运动滑块(16)和丝杠限位板(15),丝杠(5)与运动滑块(16)连接,运动滑块(16)与弹簧(8)连接,可通过旋转调节丝杠(5)运动,丝杠(5)带动运动滑块(16)远离弹簧(8)方向移动,进而对弹簧(8)产生拉力而使弹簧(8)发生形变,丝杠限位板(15)设置在底座(9)上,固定设置在丝杠(5)的后方,用于限制丝杠(5)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应力加载氢渗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渗透反应机构还包括电解池(19)、垫片(12)、密封夹(11)和试件固定架(13),所述试件固定架(13)固定在底座(9)上,试件(10)一端固定设置在试件固定架(13)上,另一端设置在试件拉伸架(18)上,通过试件拉伸架(18)远离试件(10)方向移动而实现对试件(10)的拉伸作用,所述试件(10)上夹持有垫片(12),所述垫片(12)中间设置有孔径小于试件(10)宽度的开孔,垫片(12)通过密封夹(11)与试件(10)紧密贴合,电解池(19)分为阴极电解池和阳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池和阳极电解池分别设置在试件(10)两边,通过垫片(12)上设置的开孔与试件(10)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应力加载氢渗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2)为两片贴合在一起的亚克力板,两片亚克力板之间贴有硅胶片,使垫片(12)与试件(10)密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应力加载氢渗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2)的亚克力板形状为边长为40mm的正方形或者直径为40mm的圆形,厚度为2mm;硅胶片的形状为圆形,直径为30mm,厚度为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应力加载氢渗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6)水平设置,与试件(10)受力的中心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应力加载氢渗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运动滑块(16)通过螺纹与丝杠(5)连接,运动滑块(16)通过销钉与弹簧(8)连接,运动滑块(16)通过设置在底座(9)中的燕尾槽进行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应力加载氢渗透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滑块(17)与弹簧(8)通过销钉连接,被动滑块(17)通过设置在底座(9)中的燕尾槽进行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28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