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心筒内模板整体安拆及提升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25843.9 | 申请日: | 2019-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9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陆灿;杨磊;王文胜;刁川;孙灵;何永安;姚志刚;马建平;杨凡;赵勇;吕明;杨东海;杨正茂;张玮;范双;彭诗苡;舒宁;邓欣吉;徐光明;刘强;刘广寻;郭正华;敖灯萍;卿恩容;夏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9/00 | 分类号: | E04G19/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程新敏 |
| 地址: | 550033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旋转轴 内模板 机械系统 旋转控制 脱模 整体提升平台 操作平台 动力装置 提升系统 支持系统 核心筒 角模 充气 橡胶 拉伸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 机械动力 十字交叉 传动杆 拼接处 拉升 围护 机械化 四面 架设 自动化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心筒内模板整体安拆及提升系统,主要由旋转控制整体支脱模机械系统、橡胶充气收分角模和整体提升平台支持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旋转控制整体支脱模机械系统包括主旋转轴,内模板在主旋转轴的四面围护架设;在该主旋转轴上间隔设有若干个拉伸传动装置,拉升传动装置通过设置在其四个方向上呈十字交叉的传动杆与内模板连接;在主旋转轴上还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通过人工或机械动力实现将主旋转轴的旋转;内模板的四个角拼接处设有橡胶充气收分角模;在旋转控制整体支脱模机械系统底部设有操作平台,在操作平台的下方设有整体提升平台支持系统。本发明实现了筒体内模板的机械化、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心筒内模板整体安拆及提升系统。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的模板工程发展至今,施工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已具备相当水平,比如台模系统、快装快拆系统等,都是通过整体拆装为手段,以达到省工省时提高效率的目标。但作为必须现浇的核心筒结构部分,其中电梯井井壁的模板,受内部空间特别是内直角的影响,模板在转角处相互咬合,无法整体装配整体提升,只能散拼装作业,耗工耗时并影响了整层模板的施工进度。见有使用铝合金角模的方法,但在施工三~四层后,铝合金角模受混凝土浇筑的冲击产生变形,初凝后角模被卡死,导致内模板无法整体提升,仍被迫回到散装散拆的方法上来,最终没能突破旧的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心筒内模板整体安拆及提升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使用一种核心筒内模板整体安拆及提升系统,主要由旋转控制整体支脱模机械系统、橡胶充气收分角模和整体提升平台支持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所述旋转控制整体支脱模机械系统包括主旋转轴,内模板在主旋转轴的四面围护架设;在该主旋转轴上间隔设有若干个拉伸传动装置,拉升传动装置通过设置在其四个方向上呈十字交叉的传动杆与内模板连接,在传动杆上设有平衡微调装置;在所述主旋转轴上还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通过人工或机械动力实现将主旋转轴的旋转;内模板的四个角拼接处设有橡胶充气收分角模,该橡胶充气收分角模包括角模,角模上设有气门芯;在旋转控制整体支脱模机械系统底部设有操作平台,在操作平台的下方设有整体提升平台支持系统。
其中,所述整体提升平台支持系统采用字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主旋转轴通过斜撑架设的四根稳固装置从四个方向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平台通过铰与所述整体提升平台支持系统铰接,所述铰设在操作平台和整体提升平台支持系统的其中一侧,以实现在另一侧二者能够绕所述铰进行旋转,在所述另一侧上设有调平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平机构采用螺栓结构,该螺栓结构依次穿过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和整体提升平台支持系统上的螺纹孔中将二者在一个确定的位置处固定起来无法继续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为带动主旋转轴旋转的电机或者摇柄。
进一步的,所述角模是由橡胶制成的充放气结构;通过在角模上的橡胶钉伸入内模板的边楞连接孔将橡胶充气收分角模与内模板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角模充气后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构造。
进一步的,沿高度方向在主旋转轴上分布三个拉伸传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拉伸传动装置的传动杆可以向外推动筒体内模板或者向内收缩松开筒体内模板,实现快速安拆模。同时,橡胶充气收分角模可自由收分的特性,改进四边相互制约的内模板,使之形成可收放的整体,通过旋转控制整体支脱模机械系统完成内模同时收分的目标过程。配以字形整体提升平台支持系统形成整体可提升的内模板系统,最终实现筒体内模板的整体提升及支拆,即实现了筒体内模板的机械化、自动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58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窄小空间免拆模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预制结构快速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