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上下料的金属增材制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4671.3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2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薛飞;吴增峰;王俊岭;卢秉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唐沛 |
地址: | 7103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上下 金属 制造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的金属增材制造系统,其大大节约了填充保护气体的时间,提高了金属增材制造系统的工作效率。该系统包括增材设备、设备密封箱、第一密封门组件、工件缓存区密封箱、缓存区净化器、缓存区底座、设备底座、设备净化器以及自动上下料机构;设备密封箱的通过第一密封门组件与工件缓存区密封箱连通或隔离;设备净化器、缓存区净化器分别与设备密封箱、工件缓存区密封箱连接;增材设备固定安装在设备底座上;自动上下料结构用于将打印完成的工件从设备密封箱移动至工件缓存区密封箱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的金属增材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增材制造系统为运用粉末状金属、丝材金属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打印出的物体为3D造型,且形状不一。
现有的金属增材制造机存在以下:
(1)现有的金属增材制造系统的密封空间大,而金属增材制造系统需要在保护气体的氛围下进行工作,所以经常需要在金属增材制造系统密封空间中填充保护气体,由于其密封空间大,填充保护气所需要时间长,当工件打印完成后,需要打开其箱门,这样在进行加工时,又需要很长时间填充保护气体,大大浪费了加工辅助时间,降低了加工效率;
(2)现有的金属增材制造系统都是采用单个熔覆头,考虑到最后打印产品的精度,一般熔覆头的宽度就比较细,这样打印产品的工作时间就比较长且工作效率低下;
(3)无法实现将打印和测量有机结合在一起,即无法实现在线式测量,这样浪费了工作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的金属增材制造系统,其大大节约了填充保护气体的时间,提高了金属增材制造系统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上下料的金属增材制造系统,包括增材设备、设备密封箱、第一密封门组件、工件缓存区密封箱、缓存区净化器、缓存区底座、设备底座、设备净化器以及自动上下料机构;
设备密封箱固定安装在设备底座上;工件缓存区密封箱固定安装在缓存区底座上;工件缓存区密封箱设置在设备密封箱的侧方,且设备密封箱和工件缓存区密封箱之间设有第一密封门组件;
设备密封箱正面设有箱门,箱门上设有多个工作孔;每个工作孔内均安装有操作手套;
工件缓存区密封箱的正面设有活动箱门;
设备净化器通过管路与设备密封箱连接;
缓存区净化器通过管路与工件缓存区密封箱连接;
增材设备固定安装在设备底座上;
自动上下料结构包括驱动组件、升降组件、托架、第一输送平台及第二输送平台;
其中,第一输送平台安装在缓存区底座上,第二输送平台通过升降组件安装在设备底座上且位于所述增材设备中定位工装的下方;托架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平台上;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单轴机器人及设置于所述单轴机器人上的滑杆,所述托架上靠近驱动组件的侧部沿水平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凸起,所述托架在单轴机器人、滑杆的作用下可在第一输送平台与所述第二输送平台上沿所述水平方向移动;托架在升降组件的作用下可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将增材设备中定位工装顶起或者下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4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