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周期Keystone变换的多普勒模糊目标相参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2017.9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1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靳科;赖涛;黄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周艳巧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周期 keystone 变换 多普勒 模糊 目标 参检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周期Keystone变换的多普勒模糊目标相参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含:获取被测目标雷达信号,构建多普勒模糊目标信号模型;依据多普勒模糊目标信号模型,通过消除由目标高速和/或雷达低脉冲重复引起的多普勒欠采样,实现无搜索检测多普勒模糊目标。本发明通过在Keystone变换中引入离散傅里叶变换冗余周期,扩展多普勒频率范围,消除由目标高速或雷达低脉冲重复频率引起的多普勒欠采样;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反变换实现目标相参积累检测,能够无搜索地检测多普勒模糊目标;并通过仿真实验和实测雷达处理结果数据,进一步验证本发明方案的高效性与最优检测性能,在工程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周期Keystone变换的多普勒模糊目标相参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隐身飞机和无人机(UAV)的迅猛发展,雷达目标检测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探测此类低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目标,长时间相参积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不幸地是,在积累时间内目标难免发生距离徙动(RM)和多普勒频率模糊[15-17],这将严重恶化诸如动目标检测(MTD)等传统积累算法的性能。所以,如何克服这两个问题成为提升雷达探测能力的关键。
目前,针对上述问题人们已经提出了诸多算法。这些算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搜索类算法和非搜索类算法。对于前者,广泛采用的一种算法是Radon-Fourier变换(RFT),通过运动参数搜索消除空时耦合和多普勒模糊;RFT是一种最大似然检测器,能够获得最优检测性能,然而巨大的计算复杂度使其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被接受。轴旋转—动目标检测(AR-MTD)算法和改进的坐标旋转变换(MLRT)算法,通过旋转目标轨迹消除距离徙动,然后通过MTD实现相参积累,两种算法以旋转角度搜索代替了速度搜索,因此本质上来说不会减轻计算负担,并且旋转变换中的插值操作会引入数值误差。对于非搜索类算法,最为典型的是Keystone变换(KT),不依赖目标运动参数,通过在每个距离频率上对慢时间进行伸缩实现RM的盲校正,然而,当由于目标高速或雷达低PRF而出现多普勒模糊时,KT算法因无法校正模糊而不再适用。对此,利用折叠因子搜索和相位补偿的Fold-KT算法,但无法实现多目标同时积累,所以极大地降低了检测效率。基于变尺度傅里叶反变换(SCIFT)的相参积累算法,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估计运动参数,但是对称自相关函数中的双线性操作将会带来6~7dB的抗噪性能损失。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周期Keystone变换的多普勒模糊目标相参检测方法及装置,解决现有雷达信号目标检测中引入误差、适用受限、性能损失、效率降低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一种基于周期Keystone变换的多普勒模糊目标相参检测方法,包含如下内容:
获取被测目标雷达信号,构建多普勒模糊目标信号模型;
依据多普勒模糊目标信号模型,通过消除由目标高速和/或雷达低脉冲重复引起的多普勒欠采样,实现无搜索检测多普勒模糊目标。
上述的,构建多普勒模糊目标信号模型,包含如下内容:
依据雷达发射的线性调频信号,在相参积累时间内,获取被测目标与雷达之间的瞬时斜距;
信号经过脉冲压缩后,获取雷达回波信号;
对雷达回波信号中的快时间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距离频率-慢时间域的信号表示;
结合瞬时斜距和距离频率-慢时间域的信号表示,获取多普勒模糊目标信号模型。
上述的,通过多普勒频率轴伸缩来消除多普勒欠采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20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