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纳米铁的协同耦合活性炭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5729.8 | 申请日: | 201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2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成惠斌;钱庆荣;陈庆华;黄宝铨;肖荔人;罗富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C02F1/28;D04H1/4382;D04H1/435;D04H1/4258;D04H1/425;D04H1/46;C02F101/20;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负载纳米 活性炭纤维布 协同耦合 纳米铁 粘胶 活性炭基材料 液相还原法 炭基材料 面料 预处理 载体表面负载 资源回收利用 高分子纤维 水处理领域 有机氯农药 混纺面料 炭化活化 针刺成毡 重金属镉 纺织物 基材料 涤纶 烘干 短纤 二维 降解 开松 去除 废弃 废水 梳理 棉花 应用 | ||
1.一种负载纳米铁的协同耦合活性炭基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载体80~95份、纳米铁5~20份;所述的载体是以粘胶涤纶化纤和棉花混纺面料经开松、梳理成短纤,气流铺网非织造针刺成毡,碳化活化制成二维活性炭纤维布,然后与来源于生物的炭基材料协同耦合作为载体;载体的表面负载纳米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纳米铁的协同耦合活性炭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维活性炭纤维布由下述方法制备的:将粘胶涤纶化纤和棉花混纺面料,采用开松、梳理成短纤,气流铺网非织造针刺成毡,碳化活化制备成活性炭纤维布基材料;所述碳化温度为300~500℃;所述活化工艺,是在600~950℃下,采用活化剂NaOH、KOH、H3PO4或ZnCl2中一种进行活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纳米铁的协同耦合活性炭基材料,其特征在于,由载体和纳米铁两大部分组成,所述载体,为二维活性炭纤维布和来源于生物的炭基材料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1:5至5:1;所述来源于生物的炭基材料,为牲畜粪便或骨头粉;或者植物根茎、竹炭、麦秸、花生壳的粉末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纳米铁的协同耦合活性炭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铁直径为50~500nm;
所述的纳米铁,由下述方法制备的:按照苦丁茶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1~3:100称取苦丁茶叶和去离子水,在60~80 ℃ 下加热 1 h,过滤,滤液即为苦丁茶叶提取液;FeSO4 ·7H2O溶液与苦丁茶叶提取液体积比1:2;在氮气保护下,按体积比将FeSO4 ·7H2O溶液逐滴滴入上述提取液中,边滴边搅拌,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 20 min,将反应液过滤,固体用乙醇洗涤,并在 50~60 ℃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过夜,取出,研磨,即制得纳米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纳米铁的协同耦合活性炭基材料,其特征在于,二维活性炭纤维布和来源于生物的炭基材料的重量比1:1。
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负载纳米铁的协同耦合活性炭基材料,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水处理材料或重金属镉铅去除。
7.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负载纳米铁的协同耦合活性炭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制备活性炭纤维布:将粘胶涤纶化纤和棉花混纺面料,经开松、梳理成短纤,气流铺网非织造针刺成毡,碳化活化制备成活性炭纤维布;
(2) 制备纳米铁:按照苦丁茶叶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1~3:100称取苦丁茶叶与去离子水,在60~80 ℃ 下加热 1 h,过滤,滤液即为苦丁茶叶提取液;FeSO4 ·7H2O溶液与苦丁茶叶提取液体积比1:2;在氮气保护下,按体积比将FeSO4 ·7H2O溶液逐滴滴入上述提取液中,边滴边搅拌,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 20 min,将反应液过滤,固体用乙醇洗涤,并在 50~6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过夜,取出,研磨,即制得纳米铁;
(3)载体制备:步骤(1)制得的二维活性炭纤维布和来源于生物的炭基材料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1:5至5:1;所述来源于生物的炭基材料,为牲畜粪便或骨头粉;或者植物根茎、竹炭、麦秸或花生壳的粉末材料;
(4)采用液相还原法按照相应的比例将纳米铁负载到载体上,随后烘干;最终制得负载纳米铁的协同耦合活性炭基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载体80~95份、纳米铁5~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57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