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金属浇注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9743.7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7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许丽;程业春;方坤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合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金属 铸型型腔 成型 液态金属浇注 凝固 时间缩短 浇注 充气气嘴 出气气嘴 处理操作 工件空腔 固液混合 金属侧壁 螺纹接口 上端 保温层 保温腔 残次率 固定架 阶梯状 模具 暴露 配合 | ||
1.一种液态金属浇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浇注成型方法步骤如下:
S1、模具再加工:对由左模具(11)和右模具(12)组合的模具(1)上的工件空腔(2)附近进行保温腔(3)开凿,具体左模具再加工方法如下:
步骤a、将左模具(11)安装在操作台上,在左模具(11)右端面上的左工件空腔(21)外侧6-8毫米处开凿左保温腔(31),且左模具(11)上的左保温腔(31)对左模具(11)上的左工件空腔(21)形成包裹;
步骤b、取用半圆形柱体结构的一号空心铸管(81),并对其外侧壁进行外螺纹攻丝处理,将其底端焊接在左模具(11)上的左保温腔(31)端口处,且半圆形柱体结构的一号空心铸管(81)与左模具(11)上的左保温腔(31)形成连通;
步骤c、对一号空心铸管(81)内壁和左保温腔(31)内壁进行抛光处理,并对左模具(11)上的左保温腔(31)内壁镀上保温层(4);
且右模具(12)再加工方法与左模具(11)再加工方法相同;
S2、合模:将左模具(11)与右模具(12)进行合模,采用固定架(5)对模具(1)的左右两侧进行固定,左模具(11)右端面上的左工件空腔(21)与右模具(12)左端面上的右工件空腔(22)组成形成完整工件空腔(2),左模具(11)上的左保温腔(31)与右模具(12)上的右保温腔(32)组合成保温腔(3),左模具(11)上的半圆形柱体结构的一号空心铸管(81)与右模具(12)上的半圆形柱体结构的二号空心铸管(81)组合成螺纹接口(8);
S3、热气充入:通过充气气嘴(6)对保温腔(3)内注入热气直到充溢;
S4、浇注:热气充入15-20s后,将液态金属浇注到完整空腔内;
S5、冷气充入:通过出气气嘴(7)将保温腔(3)内的热气进行抽出,之后,通过充气气嘴(6)对保温腔(3)内重新注入冷气,完整空腔内的液态金属冷却,形成成型的金属;
S6、开模:固定架(5)抽离,将两个模具(1)打开取出S5步骤中成型的金属;
上述浇注成型方法需要由模具(1)、工件空腔(2)、保温腔(3)、保温层(4)、固定架(5)、充气气嘴(6)、出气气嘴(7)和螺纹接口(8)配合完成相应的处理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态金属浇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气嘴(6)与出气气嘴(7)为结构、大小均一致相同机构,所述的充气气嘴(6)包括柔性绳(61)、钢珠(66)、环形滑槽(62)、对接套(63)、密封柱(64)和复位弹簧(65),对接套(63)的外壁安装有环形滑槽(62),环形滑槽(62)内设有钢珠(66),钢珠(66)通过柔性绳(61)与右模具(12)相连,对接套(63)内部套设有密封柱(64),密封柱(64)与对接套(63)的上端内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态金属浇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模具(1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L型卡槽,固定架(5)为U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态金属浇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腔(3)远离工件空腔(2)的内壁从螺纹接口(8)的位置从上往下逐渐向外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态金属浇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4)为铜质粉末材料采用热喷涂的方式涂装于保温腔(3)内壁上而形成覆盖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液态金属浇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接套(63)的内壁为螺纹结构,对接套(63)的上端设有套设孔,对接套(63)的上端内壁设有贴合筒,且贴合筒与套设孔同轴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液态金属浇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柱(64)的中部设有气流通孔,且气流通孔为人字结构,密封柱(64)外壁中部设有限位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态金属浇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接口(8)的内径大于保温腔(3)端口处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合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合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97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熔体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铸造用落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