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防脱落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6422.1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8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02;H01R13/627;H01R13/71;H01R13/713;B60L53/16;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张圆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脱落 机构 | ||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防脱落机构,包括充电头和设置在汽车充电口内的限位槽,充电头包括:导电头,导电头的前端设有插头,导电头的后端为第一导电面,导电头内嵌设有第一永磁片;握持头,握持头的后端与外部电源线电性连接,握持头的前端为第二导电面,导电头和握持头之间通过第一导电面和第二导电面之间的接触实现电力传输,握持头内嵌设有第二永磁片,第一永磁片和第二永磁片之间异极相吸;导电头和握持头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充电枪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而且具有过热保护机构,不仅可以延长充电枪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减少过热导致的意外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防脱落机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能够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耗,并且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中以纯电动汽车的推广最为广泛。
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通常需要使用充电枪进行充电,充电枪在插入充电座的过程中,其导电端暴露在外,容易发生触电的意外事故;除此之外,现有的充电枪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充电枪的使用风险,另外,现有的充电枪与充电座之间一般通过机械式的锁紧机构进行锁紧卡死,不仅操作繁琐,并且磨损程度较大,实际使用效果不佳。
记忆合金,即拥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它在低温相呈一种形状,当环境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该记忆合金能够转变成另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大致分为三种:单程记忆合金,在低温下变形,加热后恢复变形前的形状,即只在加热过程中存在形状记忆现象;双程记忆合金,加热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又能恢复低温相形状;全程记忆合金,加热恢复高温相同形状,冷去时变为形状相同而取向相反的低温相形状。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防脱落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充电枪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低且锁紧机构操作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且操作难度低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防脱落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防脱落机构,包括充电头和设置在汽车充电口内的限位槽,所述充电头包括:
导电头,所述导电头的前端设有插头,所述导电头的后端为第一导电面,所述导电头内嵌设有第一永磁片;
握持头,所述握持头的后端与外部电源线电性连接,所述握持头的前端为第二导电面,所述导电头和握持头之间通过第一导电面和第二导电面之间的接触实现电力传输,所述握持头内嵌设有第二永磁片,所述第一永磁片和第二永磁片之间异极相吸;
所述导电头和握持头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
弹性连接筒,所述弹性连接筒的一端与导电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连接筒的另一端与握持头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面、第二导电面以及弹性连接筒共同围成密闭的隔离腔,所述隔离腔内填充有绝缘液,所述弹性连接筒受到挤压后会向周向膨胀呈与限位槽相匹配的环状凸起。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防脱落机构中,所述第一导电面为凸起状弧面,所述第二导电面为凹陷状弧面,且第一导电面和第二导电面相匹配。
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防脱落机构中,所述第二导电面上设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内固定安装有弹性圆片,所述弹性圆片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弹性圆片采用双程记忆合金制成,所述弹性圆片的低温相呈凹陷状并与冷却槽侧壁贴合,所述弹性圆片的高温相呈凸起状且与冷却槽之间形成冷却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能源汽车充电防脱落机构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隔离腔,能够将导电头和握持头的电路隔开,使充电头插入或拔出汽车充电口时保持不通电的状态,从而可以提高充电拔插过程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64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超薄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充电器插脚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