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液浓度速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5772.6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4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曾一川;王华;沈雨晗;杨齐炜;何新辰;林可鉴;李宇航;郭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33/00;B01F13/10;B01F15/00;B01F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浓度 配装 | ||
本发明公开了料物投放技术领域的一种溶液浓度速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向水槽模型中投放污染物,由于不能精确模拟实际研究对象污染物排放源、排放量和排放形式,导致实验数据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所述装置包括盒体和控制系统,盒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接进水储藏仓;进水储藏仓内设有第一搅拌器和水位监测器,进水储藏仓向上连通有进料储藏仓、向下连通有均化仓,向上连通处设有进料闸板,向下连通处设有出溶液闸板;均化仓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盒体外连通;控制系统通过水位监测器监测进水储藏仓内水位,对进料闸板、出溶液闸板、第一搅拌器工作实施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液浓度速配装置,属于料物投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研究污染物在河流等自然水体中迁移规律影响的过程中,目前通常采取人工方式向水槽模型中投放污染物,由于不能精确模拟实际研究对象污染物排放源、排放量和排放形式,导致实验数据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溶液浓度速配装置,包括盒体和控制系统,盒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接进水储藏仓;进水储藏仓内设有第一搅拌器和水位监测器,进水储藏仓向上连通有进料储藏仓、向下连通有均化仓,向上连通处设有进料闸板,向下连通处设有出溶液闸板;均化仓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盒体外连通;控制系统通过水位监测器监测进水储藏仓内水位,对进料闸板、出溶液闸板和第一搅拌器工作实施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储藏仓、进料储藏仓均不少于两个,均化仓内设有第二搅拌器,控制系统还对第二搅拌器工作实施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外接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水管外接蠕动泵。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微电脑嵌入式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还包括配水带,所述配水带与水管连通,配水带长度小于水槽模型长度,配水带底部设有若干释污口,若干释污口纵向排列,释污口上设有盖形螺母。
进一步地,配水带连通处设有孔口,孔口上端设有止回阀。
进一步地,止回阀上端设有快速接头。
进一步地,释污口间设有阀门,阀门外围设有滤料,控制系统还对阀门工作实施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滤料包括砂砾或/和碎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依据用户需求调配实验所需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均匀投放至水槽模型中,且可按照实际污染源形态模拟点源、线源、面源污染的迁移和入水过程,提高了水体水环境容量计算精度,更有利于制定流域精准治污方案,保障水环境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盒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水泵;3、进水口;4A、进料储藏仓;4B、进水储藏仓;5、水位监测器;6A、进料闸板;6B、出溶液闸板;7、均化仓;8A、第一搅拌器;8B、第二搅拌器;9、出水口;10、水管;11、蠕动泵;12、配水带;13、孔口;14、快速接头;15、止回阀;16、释污口;17、盖形螺母;18、阀门;19、微电脑嵌入式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5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清洁型食品金属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污水检测报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