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2;2-二氯环丙基)苯氧基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5191.2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林;任玉生;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葫芦岛市载大瀛嘉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00 | 分类号: | C07C67/00;C07C69/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5000 辽宁省葫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环 苯氧基乙酸酯 丙基 制备 低浓度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水溶液 使用安全性 危险废弃物 二氯乙烷 混合溶剂 生产过程 微波反应 微波加热 转化反应 过氧酸 脱水剂 乙酰基 苯基 丙烷 甲醇 收率 催化剂 排放 转化 环保 改进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2,2‑二氯环丙基)苯氧基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1‑(4‑乙酰基)苯基‑2,2‑二氯环丙烷加入二氯乙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在催化剂过氧化氢水溶液作用下,使用微波加热,在20~35℃下反应30分钟转化完全,得4‑(2,2‑二氯环丙基)苯氧基乙酸酯。本发明利用微波反应对Baeyer‑Villiger反应进行改进,达到快速高效的转化反应,提高收率,降低能耗。使用安全性较好的低浓度过氧化氢水溶液代替易爆的过氧酸,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大量使用酸酐类脱水剂,减少了危险废弃物的排放。因此该发明的方法更加环保,安全,同时经济效益也大幅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涉及的是一种4-(2,2-二氯环丙基)苯氧基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4-(2,2-二氯环丙基)苯氧基乙酸酯是制备降血脂药环丙贝特的关键中间体。文献中常用的4-(2,2-二氯环丙基)苯氧基乙酸酯制备方法是1-(4-乙酰基)苯基-2,2-二氯环丙烷在二氯甲烷中,经过醋酸催化,乙酸酐和顺丁烯二酸酐脱水,与过氧酸反应得到。但该方法使用易爆炸的过氧酸进行加热反应,安全性很差。同时大量使用醋酸,乙酸酐和顺丁烯二酸酐,后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酸性废水。同时常规加热反应时间长,能耗高,收率低。因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2,2-二氯环丙基)苯氧基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其以微波为反应加热手段,以安全性较好的低浓度过氧化氢代替过氧酸,避免使用脱水剂醋酸、乙酸酐和顺丁烯二酸酐,减少危险废弃物的排放,同时降低了反应温度,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收率,使其在工业化合成中更加安全,更加经济环保。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4-(2,2-二氯环丙基)苯氧基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式(2)所示的1-(4-乙酰基)苯基-2,2-二氯环丙烷加入二氯乙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在催化剂过氧化氢水溶液作用下,使用微波加热,在20~35℃下反应30分钟转化完全,得式(1)所示4-(2,2-二氯环丙基)苯氧基乙酸酯,反应式为: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1-(4-乙酰基)苯基-2,2-二氯环丙烷与二氯乙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1-(4-乙酰基)苯基-2,2-二氯环丙烷与二氯乙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的质量比为1∶1~6。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二氯乙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二氯乙烷和甲醇的质量比为1∶1~4。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与1-(4-乙酰基)苯基-2,2-二氯环丙烷的质量比为1∶1~8。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与1-(4-乙酰基)苯基-2,2-二氯环丙烷的质量比为1∶1~4。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过氧化氢水溶液质量浓度为20~60%。
本发明利用微波反应对现有的Baeyer-Villiger反应进行改进,达到快速高效的转化的目的,能提高收率,降低能耗。使用安全性较好的低浓度过氧化氢水溶液代替易爆的过氧酸,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大量使用酸酐类脱水剂,减少了危险废弃物的排放。因此该发明的方法更加环保,安全,同时经济效益也大幅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的形式阐述该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4-(2,2-二氯环丙基)苯氧基乙酸酯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葫芦岛市载大瀛嘉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葫芦岛市载大瀛嘉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5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