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豆素衍生物在检测铜离子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4631.2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8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乔瑞;白翠冰;王维刚;张杰;汪晨;魏标;苗慧;王畅;陈水生;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1/31;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马小星 |
地址: | 23603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豆素 衍生物 检测 离子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豆素衍生物在检测铜离子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为香豆素衍生物,该香豆素衍生物在检测铜离子时,具有明显的裸眼识别的现象,能够达到裸眼识别的目的;同时在紫外灯365nm的灯光照射下,荧光明显增强,能够实现铜离子的检测。本发明使用的香豆素衍生物能够快速选择性识别铜离子,而且识别过程不受其它阳离子的干扰,具有高灵敏度,在阳离子检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豆素衍生物在检测铜离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铜是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细胞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含量仅次于铁离子和锌离子,铜离子广泛参与了生物体内多种生理过程,过量的摄入铜离子会引起酶系统的氧化失活,损伤红细胞,破坏其稳定性并使细胞质和细胞器易于受损,使血红蛋白的变性数量急剧增加,引起神经组织病变、出现小脑运动失常和帕金森综合症。传统的铜离子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光光度测量法(MSP)和循环伏安法(CV)等,这些方法已经用于目标物的检测。虽然这些方法中有些方法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相对较高,但是同时存在很多缺点,例如:实际操作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检测仪器精密、容易损坏、大规模推广使用相对比较困难。
因此,寻找灵敏度高以及选择性好的铜离子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豆素衍生物在检测铜离子中的应用,实现快速且高灵敏选择性识别铜离子。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豆素衍生物在检测铜离子中的应用,所述香豆素衍生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优选的,所述香豆素衍生物检测铜离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香豆素衍生物溶液与待测样品溶液混合,对所得混合溶液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和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优选的,所述香豆素衍生物溶液中的溶剂为乙腈。
优选的,所述混合溶液中香豆素衍生物的浓度为1×10-3mol/L。
优选的,所述待测样品溶液中的溶剂为乙腈。
优选的,所述混合溶液中待测样品的浓度为1×10-3mol/L。
优选的,进行所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时采用的测定波长为428nm。
优选的,进行所述荧光发射光谱分析时采用的测定波长为456n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豆素衍生物在检测铜离子中的应用,本发明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作为香豆素衍生物,该香豆素衍生物在检测铜离子时,具有明显的裸眼识别的现象,能够达到裸眼识别的目的;同时,实施例表明,在紫外灯365nm的灯光照射下,荧光明显增强,能够实现铜离子的检测,且最低检测限可达到1.24×10-6M。
本发明使用的香豆素衍生物能够快速选择性识别铜离子,而且识别过程不受其它阳离子的干扰,在阳离子检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香豆素衍生物与不同金属离子的裸眼识别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香豆素衍生物与不同金属离子的紫外-可见光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香豆素衍生物与不同金属离子在紫外灯照射下(365nm)识别效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师范学院,未经阜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46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