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菌体膜片制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2602.2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8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广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广锋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菌体 膜片 制备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菌体膜片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全自动菌体膜片制备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台,且操作台顶端设置有液体吸注系统、附胶滴注系统、玻片加载系统、膜片转移系统、玻片收集系统、反应与温控系统和标本转载与转移系统,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空气排放系统,且箱体一侧外壁的顶端设置有数据操控屏。本发明利用吸附膜转移技术,将细菌吸附制片、染色于一体,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细菌吸附率高、制片效果好、细菌检出率提高2倍左右,并且细菌标本在整个实验流程中是完全封闭的,没有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体膜片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全自动菌体膜片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结核病致病,结核杆菌原体检查,为传统的痰标本玻片直涂法、或离心浓缩法。直涂法繁琐,操作要实验员直接接触暴露在外的传染性极强的痰液标本制作涂片,直接手工染片,有很高的安全风险,且工作效率低下、制作结果差、漏检率高。
离心浓缩法的制片效率高于直涂法,步骤为细菌收集、制片、染色三大步,每一步都要有实验员手工参与且标本暴露于实验室中,安全风险很高,步骤繁杂、细菌的收集率低、漏检率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全自动菌体膜片制备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全自动菌体膜片制备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台,且操作台顶端设置有液体吸注系统、附胶滴注系统、玻片加载系统、膜片转移系统、玻片收集系统、反应与温控系统和标本转载与转移系统,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空气排放系统,且箱体一侧外壁的顶端设置有数据操控屏。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移动封闭玻璃罩。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排放系统包括空气净化装置。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地:所述标本装载与转移系统包括标本移动旋转盘和标本处理旋转盘。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地:所述玻片加载系统包括玻片加载箱。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地:所述附胶滴注系统包括智能载玻片滴胶架,所述智能载玻片滴胶架包括电机丝杠移动组件,且丝杠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浇注管,浇注管滑动连接有固定套。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地:所述膜片转移系统包括膜片转移旋转盘,且膜片转移旋转盘外壁设有四个玻片旋转抓手。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地:所述玻片收集系统包括玻片收集器,所述玻片收集器包括固定架和设置于固定架顶端的两个玻片夹持架,玻片夹持架之间设置有玻片夹持槽。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应与温控系统包括温度调控装置和标本收集器的脱离装置,且温度调控装置和标本收集器的脱离装置设置于标本处理旋转盘内部。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吸注系统包括液体抽样针、液洗吸样针和圆柱坐标式机械手,且液体抽样针连接有若干个不同液体的转换器。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本系统利用吸附膜转移技术,将细菌吸附制片、染色于一体,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细菌吸附率高、制片效果好、细菌检出率提高2倍左右,并且细菌标本在整个实验流程中是完全封闭的,没有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全自动菌体膜片制备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全自动菌体膜片制备系统的空气排放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全自动菌体膜片制备系统的标本转载与转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全自动菌体膜片制备系统的反应与温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广锋,未经高广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2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快速恢复静止的不倒翁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