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形镍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9004.4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2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磊;司佳佳;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宁文涛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镍粉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具体实施:步骤1,将不规则形貌的镍粉用纯水洗涤3~5次后配制成含有镍粉的水溶液。步骤2,称取一定量的分散剂加入到步骤1含有镍粉的水溶液中,通过液相沉积法在镍粉表面形成吸附层,超声振荡一段时间后在真空条件下烘干。步骤3,将沸点在300℃~400℃的液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静置一段时间,将步骤2制备的镍粉加入到上述液体中。步骤4,在步骤3中含有镍粉的液体周围叠加0.3T~1T的磁场,静置一段时间后迅速降温。步骤5,将步骤4中的镍粉从液体中分离,镍粉依次进行酸洗、水洗,再用酒精过滤并烘干得到粒径分布范围为0.1~1.2μm,振实密度在2.2~4.0g/cm3的球形镍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形镍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镍粉具有表面能高、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导热性好,抗氧化能力强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磁性、热阻、内压、光吸收、化学活性等方面显示出许多特异功能,因此在导电浆料、高效催化剂、添加剂和光吸收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国内外功能材料的应用热点。
目前镍粉主要的生产方法有喷雾热解法、等离子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法、液相还原法等。美国专利Ultrafine nickel powder(专利号为:US2007/0251351A1;公开号为:US6596052B2)使用的就是喷雾热解法制镍粉的方法,其过程是将含有Ni(NO3)2·6H2O或NiCl2·6H2O前驱体的溶液雾化成液滴,由载气带入高温反应器,在反应器中,液滴中溶剂蒸发,液滴收缩,各组分反应、沉淀、烧结,最后形成细小镍粉颗粒。此方法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球形镍粉,但是对设备要求高,前驱物会造成工作条件和环境的恶化。
等离子法可生产分散性好的球形镍粉,但设备投资大,成本高。化学气相沉积(CVD)法(日本JFE矿业等采用)可制备高纯度、结晶性好且粒径均匀的Ni粉,但设备投资大,技术难度大。
液相还原法是制备超细镍粉最常用的方法(日本村田、三井等公司采用),它是利用还原剂在液相中把镍还原出来聚集成超细镍粉。现有的液相还原法制备的镍粉粒度不均匀且形貌不好控制,主要为球形、刺球形、线形、花状4种形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形镍粉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密实的球形镍粉。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形镍粉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具体实施:
步骤1,将不规则形貌的镍粉用纯水洗涤3~5次后配制成含有镍粉的悬浊液;
步骤2,称取一定量的分散剂加入到步骤1中含有镍粉的悬浊液中,通过液相沉积法在镍粉表面形成吸附层,超声振荡一段时间后在真空条件下烘干;
步骤3,将沸点为300℃~400℃的液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静置一段时间,将步骤2制备的镍粉加入到上述液体中;
步骤4,在步骤3含有镍粉的液体周围叠加0.3T~1T的磁场,静置一段时间后立即降温;
步骤5,将步骤4中的镍粉从液体中分离,对分离出来的镍粉依次进行酸洗、水洗,再用酒精过滤并烘干得到粒径分布范围为0.1~1.2μm,振实密度在2.2~4.0g/cm3的球形镍粉。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不规则形貌的镍粉为喷雾热解法、等离子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法、液相还原法中任一方法制成的不规则镍粉。
步骤1中含有镍粉的悬浊液中镍粉和纯水的质量比为1:300~800。
步骤2中分散剂为焦磷酸钠、磷酸三钠、磷酸四钠、六偏磷酸钠、偏硅酸钠和二硅酸钠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9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