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显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8712.6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1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青野裕介;杉山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B60R11/02 |
代理公司: | 11464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邹轶鲛;石红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动体 立起位置 倾倒位置 移动体 驱动装置 移位动作 一体地 转动轴 移位 信息显示区域 侧向 弹力作用 弹性部件 视觉识别 显示系统 显示装置 引导装置 车辆用 动力源 配置 移动 室内 | ||
本发明能够减轻动力源的负荷。车辆用显示系统具备:可动体,能够在立起位置和倾倒位置间移位;第1移动体,配置在立起位置的可动体的车辆上方侧,且与可动体一体地移动;第2移动体,配置在立起位置的可动体的车辆下方侧,并与可动体一体地移动;驱动装置,一边使第1移动体绕第1转动轴的轴相对转动,一边使可动体在立起位置和倾倒位置之间移位;引导装置,一边按照可动体在立起位置和倾倒位置之间的移位动作使第2移动体绕第2转动轴的轴相对转动,一边进行引导;显示装置,令使用者像车室内显示信息在信息显示区域显示那样视觉识别;以及弹性部件,使由于从倾倒位置侧向立起位置侧的可动体的移位动作而产生的弹力作用在可动体和驱动装置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室内设置有显示车室内显示信息(在车室内作为视觉信息提供给乘员的信息)的车辆用显示系统。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至3中,公开有如下车辆用显示系统,利用电动机等动力源的动力,使可动体在立起位置和倾倒位置之间移位,并使车室内显示信息显示在该可动体的框架的内部区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461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4486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1448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对于可动体而言,在使可动体从立起位置移位至倾倒位置时,被传递来的动力源的动力所作用的力的方向与在该动力的作用点处因自重而作用的力的方向是相同的方向。另一方面,对于该可动体,在使其从倾倒位置移位到立起位置时,被传递来的动力源的动力所作用的力的方向与在该动力的作用点处因自重而作用的力的方向是反向的,其自重所产生的力以克服基于该动力而产生的力的形式作用。由此,在动力源中,与使可动体从立起位置移位到倾倒位置的情况比较,在使可动体从倾倒位置移位到立起位置的情况下,会使负荷增加。可动体的质量越增加,则因其移位方向的不同而导致的动力源的负荷差就越显著。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动力源的负荷的车辆用显示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可动体,所述可动体能够在使信息显示区域朝向使用者侧的立起位置与相比于所述立起位置将所述信息显示区域放倒的倾倒位置间移位;第1移动体,所述第1移动体配置在所述立起位置的所述可动体的车辆上方侧和车辆下方侧中的一者,且与所述可动体一体地移动;第2移动体,所述第2移动体配置在所述立起位置的所述可动体的车辆上方侧和车辆下方侧中的另一者,并与所述可动体一体地移动;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将动力源的动力经由动力传递装置而传递到所述第1移动体,并一边使第1移动体绕第1转动轴的轴相对转动,一边使所述可动体在所述立起位置与所述倾倒位置之间移位;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一边按照所述立起位置和所述倾倒位置之间的所述可动体的移位动作使所述第2移动体绕第2转动轴的轴相对转动,一边进行引导;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令使用者像所述车室内显示信息显示在所述信息显示区域那样视觉识别;以及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使按照从所述倾倒位置侧向所述立起位置侧的所述可动体的移位动作而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所述可动体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
此处,优选为,所述弹性部件形成为:所述可动体的从所述立起位置向所述倾倒位置的移位量越多,所述弹力越增加。
另外,优选为,所述驱动装置具备将所述第1移动体以能够绕所述第1转动轴的轴相对转动的状态保持的保持体,所述弹性部件形成为:对所述第1移动体以及所述保持体以各自相反方向作用沿着绕所述第1转动轴的轴周的所述弹力。
另外,优选为,所述弹性部件为扭力螺旋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8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