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高耐磨的合金灰铸铁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97751.4 | 申请日: | 201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秦小才;高广东;高浩;刘栋;明辉;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C22C37/08;C22C33/08;C21D1/18;C21D5/00;C21D9/00;F02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 地址: | 474750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耐磨 合金 灰铸铁 气缸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合金灰铸铁气缸套,其特征在于,由气缸套坯料经过热处理后得到;
所述气缸套坯料的基体组织中包括马氏体;
所述合金灰铸铁气缸套的基体组织中包括回火索氏体;
所述合金灰铸铁气缸套的气缸套坯料,按气缸套坯料的原料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C:2.65%~2.8%;
Si:1.5%~1.6%;
S:0.04%~0.06%;
Mn:1.9%~2.0%;
Mo:0.5%~0.6%;
Ni:0.1%~0.2%;
Nb:0.05%~0.08%;
P:<0.1%;
Cr:<0.1%;
余量的铁;
所述回火索氏体的比例大于等于80%;
所述合金灰铸铁气缸套的基体组织中还包括索氏体和难熔碳化物;
所述索氏体的比例为小于等于5%;
所述难熔碳化物的比例为小于等于15%;
所述合金灰铸铁气缸套,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C:2.65%~2.8%;
Si:2.0%~2.2%;
S:0.04%~0.06%;
Mn:1.9%~2.0%;
Mo:0.5%~0.6%;
Ni:0.1%~0.2%;
Nb:0.05%~0.08%;
P:<0.1%;
Cr:<0.1%;
余量的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灰铸铁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套坯料的马氏体的比例为大于等于95%;
所述气缸套坯料的基体组织中还包括残余奥氏体;
所述残余奥氏体的比例为小于等于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灰铸铁气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灰铸铁气缸套中,Mo的含量为0.52%~0.56%;
所述合金灰铸铁气缸套中,Ni的含量为0.15%~0.18%;
所述合金灰铸铁的硬度为360~400HB;
所述合金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大于等于500MPa;
所述合金灰铸铁的弹性模量大于等于145Gpa 。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合金灰铸铁气缸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熔炼、保温静置,再进行扒渣出炉,然后进行第一次孕育处理,得到出炉后的铁水;
所述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C:2.65%~2.8%;
Si:1.5%~1.6%;
S:0.04%~0.06%;
Mn:1.9%~2.0%;
Mo:0.5%~0.6%;
Ni:0.1%~0.2%;
Nb:0.05%~0.08%;
P:<0.1%;
Cr:<0.1%;
余量的铁;
2)将上述步骤得到的出炉后的铁水进行浇注,浇注时伴随第二次孕育处理,然后脱模出型,得到毛坯;
3)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毛坯经过风冷后,再进行热处理后,得到合金灰铸铁气缸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的温度为1480~1520℃;
所述保温静置的温度为1500~1520℃;
所述保温静置的时间为6~10min;
所述第一次孕育处理的孕育剂包括硅钡孕育剂、硅锶孕育剂、硅铁孕育剂、硅钙孕育剂和硅锆孕育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次孕育处理的孕育方式为浇包孕育、瞬时孕育和型内孕育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包括离心浇注;
所述浇注的温度为1350~1450℃;
所述第二次孕育处理的孕育剂包括硅钡孕育剂、硅锶孕育剂、硅铁孕育剂、硅钙孕育剂和硅锆孕育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次孕育处理的孕育方式为浇包孕育、瞬时孕育和型内孕育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脱模出型的温度为820~850℃;
所述风冷具体为风冷至室温;
所述风冷的冷却速度为大于等于90℃/min 。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包括第一次回火处理和第二次回火处理;
所述第一次回火处理的温度为540~550℃;
所述第一次回火处理的时间为2~3h;
所述第二次回火处理的温度为480~510℃;
所述第二次回火处理的时间为1~2h;
所述热处理前还包括粗加工工序;
所述热处理后还包括半精加工及精加工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77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渗透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无人车调度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