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Park智能锁的非机动车智能停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3017.0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4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华;李荣荣;席建伟;杜帅举;常志恒;王雪娇;王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E04H17/00;E04H6/42;E04H6/02;E04H6/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博睿律师事务所 37238 | 代理人: | 曲成武 |
地址: | 46703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锁 智能停车系统 固定装置 显示平台 雨棚 太阳能 围栏 语音播报模块 报警模块 地面固定 停车系统 停车装置 外部设置 显示模块 电动机 放置区 固定柱 插座 锁车 锁针 充电 停放 停车 智能 共享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Park智能锁的非机动车智能停车系统,涉及智能停车的技术领域,该基于iPark智能锁的非机动车智能停车系统,太阳能雨棚通过固定柱与地面固定连接,太阳能雨棚的外部设置有围栏,围栏内设置有iPark智能锁与显示平台,前固定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固定装置与右固定装置上,电动机固定安装在放置区的底部,锁针固定安装在连杆上,iPark智能锁通过非机动车智能停车系统控制,设置显示平台配合显示模块,使显示停车系统内部各停车装置的使用状态通过显示平台显现,设置共享插座,使用户在锁车时还可以进行充电,方便用户的使用,通过设置语音播报模块以及报警模块,可以很好的保障非机动车停放的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停车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iPark智能锁的非机动车智能停车系统。
背景技术
非机动车主要包含自行车和电力驱动车,因非机动车具有便捷、环保、机动、快速、灵活的特点,已成为市民中短途出行的主要选择。但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例如“城市中心区非机动车系统设计优化和探索”一文中,非机动车存车困难,摆放凌乱,盗窃事件等。为提倡绿色出行,倡导群众选择非机动车作为交通工具极为必要。而提供一个良好的停车环境是首要前提,如“浅谈胶南市以自行车为主的绿色出行及旅游发展”一文。为此,在2013年,日本推出了由Giken设计的地下自行车停车塔,如“日本智能停车塔”一文,一个车库可以停放204辆自行车,但它对空间要求较为严格且建造费用较高。同样,美国华盛顿的双层架自行车停车场,可供140辆自行车停放,但存车过程较为繁琐。在我国,武汉推出首个非机动车智能停车系统,此系统只需通过刷身份证就可以免费停车,在进口设置了人脸识别摄像系统,可以有效的遏制盗窃电动车案件,但此系统需要耗费人力,且无法实现无人看守时非机动车存放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Park智能锁的非机动车智能停车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耗费人力,且无法实现无人看守时非机动车存放的安全问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iPark智能锁的非机动车智能停车系统,包括太阳能雨棚,太阳能雨棚通过固定柱与地面固定连接,固定柱的上端与太阳能雨棚固定连接,固定柱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太阳能雨棚的外部设置有围栏,围栏上固定安装有自动报警器,围栏内设置有二十四个iPark智能锁,围栏的内部还设置有显示平台,iPark智能锁,由连杆、前固定装置、锁针、电动机、左固定装置、右固定装置、共享插座、二维码、转动轴与踏板组成,前固定装置上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前固定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固定装置与右固定装置上,前固定装置、左固定装置与右固定装置相连接组成放置区,放置区用来放置非机动车的前轮,共享插座与二维码设置在右固定装置上,转动轴活动连接在放置区的内部,转动轴的两端设置在左固定装置和右固定装置上,踏板固定连接在转动轴的外部,电动机固定安装在放置区的底部,iPark智能锁通过非机动车智能停车系统控制。
优选的,所述锁针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锁针固定连接在连杆的两侧,连杆设置在放置区的前部。
优选的,所述非机动车智能停车系统,包括二维码模块、压电感应模块、供电模块、信息传输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电子执行模块、显示模块、电流转换模块、智能锁控制模块、报警模块、计时计费模块与语音播报模块,所述供电模块、计时计费模块、信息传输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均与电子执行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电子执行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智能锁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电感应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二维码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智能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流转换模块与语音播报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3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通信智能门锁
- 下一篇: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用于五防闭锁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