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加碱处理废胶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1547.1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柏山;刘勇;郑晓晨;李铭远;徐瑞宾;张荣生;王永善;张伟;李忠生;宋杰;郑金生;刘岩;李立刚;卢方;王太双;张卫民;岳春艳;李永超;何宏丽;王秋艳;王兴超;王宝伟;祁保国;李军;李凤武;张小伟;刘春华;刘海军;陈飞;王啸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三友远达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3/02 | 分类号: | D0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佳 |
地址: | 063305 河北省唐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加碱处理废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碱液输送管道将废胶输入至废胶罐内搅拌,得到自组装分散液Ⅰ;
S2,向所述自组装分散液Ⅰ中加入高浓度碱液搅拌,得到自组装分散液Ⅱ;所述高浓度碱液为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所述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不小于430g/L;
S3,对所述自组装分散液Ⅱ进行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加碱处理废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自组装分散液Ⅱ的浓度为140g/L~18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加碱处理废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自组装分散液Ⅰ与所述碱液的体积比为3:(0.8~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加碱处理废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和S2中,所述搅拌的速度为20~25rmp,搅拌时间为15~30min。
5.一种基于加碱处理废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碱液输送管道、废胶罐、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罐体一和罐体二,所述碱液输送管道与所述废胶罐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废胶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滤胶出口和废胶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罐体一和所述罐体二连通,所述罐体二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滤胶出口和废胶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罐体一和所述罐体二连通;
还包括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三过滤器安装在所述废胶罐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三过滤器与所述第一过滤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转子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基于加碱处理废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罐体三,所述罐体三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滤胶出口与所述罐体一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罐体三上连接有压缩空气管道,和/或,所述罐体三上安装有液位计和搅拌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基于加碱处理废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输送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废胶罐、罐体一、罐体二上均安装有液位计和搅拌电机;所述罐体二与所述第二过滤器进口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齿轮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基于加碱处理废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并联设置的两台KKF滤机,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并联设置的两台板框式压滤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三友远达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唐山三友远达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15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空碳化硅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棉纺织专用的强力除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