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边缘计算能力的DTU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0465.5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5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戴行滕;张奇之;王鲸超;龙杰;杨向阳;王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安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宁波智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朱萍 |
地址: | 315813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始数据 计算能力 配置信息 数据传输 有效数据 带边缘 服务器 服务器数据处理 解析配置信息 数据获取模块 数据转换模块 网络通讯模块 协议类型信息 有效数据传输 服务器处理 服务器建立 解析模块 数据获取 数据类型 数据转换 通信连接 物理接口 解析 采集 转换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边缘计算能力的DTU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配置解析模块用于解析配置信息,得到本地设备的数据获取方式以及数据转换方式,配置信息包括物理接口、协议类型信息以及数据类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配置信息,采集本地设备的原始数据;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有效数据;网络通讯模块用于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将有效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本发明通过DTU对本地设备的原始数据进行解析,提取有效数据发送到服务器,从而减轻了服务器处理数据所带来的压力,提高了服务器数据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TU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边缘计算能力的DTU 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DTU(Data Transfer unit)为数据传输单元,是专门用于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送的无线终端设备。
现有的DTU传统用法一般是将本地设备总线如串口、CAN等接口的数据透传成网络数据,经网络上传服务器,在服务器端进行设备原始数据的解析,分析工作,但这种使用方式随着设备数的增长,服务器的压力也会随之变大,效率下降。
例如公开号为CN107195169A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DTU数据传输系统及运用该系统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DTU,所述DTU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中预存有用于控制DTU发送指令的指令集,所述DTU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设备,用于接收DTU发出的指令并向DTU传输数据;虚拟IP 服务器,用于接收DTU发送的数据并传输数据;主站,用于接收虚拟IP服务器传输的数据。该方案就是通过DTU将本地设备的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对数据进行解析,提取有效数据,使得服务器需要再对这些数据进行解析,从而增大了服务器的压力,降低了服务器的数据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边缘计算能力的DTU及其数据传输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DTU缺乏边缘计算能力,无法对数据进行解析,提取有效数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边缘计算能力的DTU,包括:配置解析模块、数据获取模块、数据转换模块以及网络通讯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与数据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数据转换模块与所述网络通讯模块连接;
所述配置解析模块用于解析配置信息,得到本地设备的数据获取方式以及数据转换方式,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物理接口、协议类型信息以及数据类型;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采集本地设备的原始数据;
所述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原始数据转换为有效数据;
所述网络通讯模块用于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将有效数据传输至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总线通讯接口模块,用于通过物理接口获取所述本地设备的原始数据;
协议接入模块,用于通过协议类型信息获取所述本地设备的原始数据。
优选的,还包括:
有效数据打包模块,与所述数据转换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数据转换模块的有效数据打包成预设数据格式,并发送至所述网络通讯模块。
优选的,所述预设数据格式至少包括json数据交换格式。
优选的,还包括:接口单元,
所述接口单元用于与上位机进行连接,获取上位机传输的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为4G通信模块或无线WIFI模块。
一种带边缘计算能力的DTU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安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安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0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