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造大型覆盖件模具的冷却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0064.X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0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刘成;刘飞;焦克成;孙东胜;曹勇;项志伟;王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2 | 分类号: | B21D39/02;B21D37/10;B21D37/1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吴慧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管路 压边圈 凹模 凸模 模具 大型覆盖件 冷却机构 闭合 积热 冲压成型 大气连通 局部摩擦 冷却气体 模具冲压 模具内部 气源连通 生产过程 外部冷却 有效控制 冲压 后模具 引发板 影响板 板件 成形 多板 联动 通孔 发热 制造 铺设 开通 流动 进口 出口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大型覆盖件模具的冷却机构,包括凹模、凸模、压边圈和冷却管路,在冲压大型覆盖件时,凹模先与压边圈闭合,闭合的压边圈和凹模与凸模,在积热严重部分设置冷却管路,冷却管路可以设置在凹模或凸模或压边圈上。在凹模或凸模或压边圈内部开通孔,在通孔中铺设冷却管路,冷却管路的进口与外部冷却气源连通,冷却管路的出口与大气连通,冷却气体在模具内部流动带走模具的积热,使得模具温度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联动生产较多板件后模具的温度,改善了板件成形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于模具冲压生产过程中速度较快,导致局部摩擦发热严重,影响板件冲压成型质量,引发板件开裂等缺陷的问题。还提供了该冷却机构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大型覆盖件模具的冷却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制造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模具设,大多无冷却降温机构。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覆盖件的设计和生产越来越多的考虑到节能减排和美观性等要求。因此,车身覆盖件的造型机构愈发复杂,型面曲率较大。当部分零件拉延深度较深,进料量较大时,由于模具冲压生产过程中速度较快,在联动生产一段时间后模具部分积热,导致局部摩擦发热严重,使得模具积热升温,从而影响板件冲压成型质量,引发板件开裂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于制造大型覆盖件模具的冷却机构,该冷却机构是针对模具在联动生产过程中由于模具发热后摩擦力增大,导致板件开裂而设计的,冷却机构中的冷却管路用于模具内气体流动,带走模具积热,从而使得模具温度得到有效控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大型覆盖件模具的冷却机构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制造大型覆盖件模具的冷却机构,包括凹模、凸模、压边圈和冷却管路,在冲压大型覆盖件时,凹模先与压边圈闭合,闭合的压边圈和凹模与凸模,在积热严重部分设置冷却管路,冷却管路设置在凹模或凸模或压边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凹模或凸模或压边圈内部开通孔,在通孔中铺设冷却管路,冷却管路的进口与外部冷却气源连通,冷却管路的出口与大气连通,冷却气体在模具内部流动带走模具的积热。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路为空冷纤维管路,冷却气源为冷却压缩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路设置在压边圈中,在压边圈镶块内部开设通孔,冷却管路铺设在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路上设有多个气接头,气接头与冷却管路连通,其中至少一个气接头与外部冷却气源连通,其余相邻气接头之间通过导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压边圈镶块内部设有两条冷却管路,两条冷却管路上均设有气接头。
基于上述用于制造大型覆盖件模具的冷却机构,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模具冷却机构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凹模的上方设有压机,凹模通过压机滑块与压机连接,工作前压机滑块位于上死点,压边圈在顶杆作用下被顶起,将板件放于压边圈上;
步骤2.拉深过程中,压机工作,凹模随滑块向下与压边圈闭合,然后闭合的压边圈和凹模同时向下运动与凸模高速接触,由于摩擦作用,模具开始积热;
步骤3.向冷却管路中吹入冷却压缩气体,冷却气体在空冷纤维管路中流动与模具产生热量传递,向冷却管路的进口持续吹入冷却压缩气体,冷却管路进口与冷却管路出口存在压力差,使得被模具加热后的空气无法回流,顺着既定冷却管路流动由出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向冷却管路中吹入的冷却压缩气体的温度为-20℃。
进一步的,在所述冷却管路的进口处冷却压缩气体的压强为4~7bar。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00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部件的制造设备和这种设备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异质板料无铆连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