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断路器检测流水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0641.7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2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亮;张蓬鹤;徐英辉;林繁涛;熊素琴;成达;李龙涛;李求洋;薛阳;潘卫红;袁翔宇;秦程林;岳云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B11/00;G01B11/24;G01R31/327;G01N21/13;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输送单元 检测 螺丝 拧紧 电气性能检测 图像识别单元 缓存单元 流水线 系统控制单元 空间利用率 零部件位置 电气性能 非封闭 输出端 输入端 自动化 封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检测流水线,包括: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为非封闭的环形,用于输送断路器;缓存单元,与所述输送单元形成封闭的环形,用于向所述输送单元的输入端提供断路器,以及从所述输送单元的输出端接收断路器;图像识别单元,用于检测断路器的外形尺寸以及断路器中的零部件位置;螺丝拧紧单元,用于拧紧断路器中的螺丝;电气性能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断路器的电气性能;以及系统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控制所述输送单元、缓存单元、图像识别单元、螺丝拧紧单元和电气性能检测单元运行。本发明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以及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检测流水线。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电能计量器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营配贯通(营配贯通:基于GIS的营配数据集成平台,即对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及电网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数据的集成管理)的关键环节。断路器是一种能接通、承载以及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也能在规定的非正常电路条件下接通、承载一定时间和分断电流的机械开关电器。断路器用来分配电能和保护线路及电源设备的过载、欠电压、短路等。对断路器进行自动化性能检测,有利于提高断路器的生产效率并保证产品的质量。
公开号为 CN 108957313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及一种万能断路器检测流水线系统,它包括循环输送台、三组升降组件、综合性能测试工位、大电流测试工位、耐压和回路电阻测试工位和多组人工装配工位,所述综合性能测试工位、所述大电流测试工位和所述耐压和回路电阻测试工位依次设置且分别通过一组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循环输送台相配合,多组所述人工装配工位设置于所述耐压和回路电阻测试工位的下游且与所述循环输送台相配合;所述第一倍速链和所述第二倍速链的输料方向相反,每个所述载具可循环地设置在所述上载料框、所述下载料框和所述升降台上。这样能够实现对万能断路器综合性能、大电流特性、耐压特性和回路电阻的流水化检测,从而提高万能断路器的检测效率。
上述装置虽然能够实现对万能断路器综合性能、大电流特性、耐压特性和回路电阻的流水化检测,但是整个流水线不够紧凑,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其次,该系统对断路器检测不够全面,如断路器外形尺寸、端子位置等,无法实现自动化检测,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较低;再次,断路器进出线端子的螺钉拧紧,需要人工进行装配,一方面效率低,另一方面无法保证进出线端子中锁紧线缆的铜片移动到底部,后续检测容易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断路器检测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断路器检测流水线,包括:
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为非封闭的环形,用于输送断路器;
缓存单元,与所述输送单元形成封闭的环形,用于向所述输送单元的输入端提供断路器,以及从所述输送单元的输出端接收断路器;
图像识别单元,用于检测断路器的外形尺寸以及断路器中的零部件位置;
螺丝拧紧单元,用于拧紧断路器中的螺丝;
电气性能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断路器的电气性能;
以及系统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控制所述输送单元、缓存单元、图像识别单元、螺丝拧紧单元和电气性能检测单元运行,其中,所述图像识别单元、螺丝拧紧单元和电气性能检测单元沿着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缓存单元包括:缓存架体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缓存架体两端的两个升降转向机构,所述缓存架体用于存放断路器,其中一个所述升降转向机构用于将待检测断路器从所述缓存架体上转移至所述输送单元的输入端,另一个所述升降转向机构用于将检测后断路器从所述输送单元的输出端转移至所述缓存架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06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