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8499.2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4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泉;高江;黄鑫源;安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1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晓庆;邓云鹏 |
地址: | 33002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及其 指纹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接收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在预先存储有用户在环境温度下录入的指纹信息时,从储存数据中提取与环境温度所对应的指纹识别校准参数;存储数据中预先存储有指纹识别校准参数和温度数据,指纹识别校准参数和温度数据具有预设的绑定关系;根据提取的指纹识别校准参数校准指纹识别装置的初始参数值,并利用校准后的指纹识别装置获取用户指纹得到用户指纹图像;根据用户指纹图像以及在环境温度下录入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认证操作。在进行指纹识别时,对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指纹识别装置进行校准,减少因环境温度引起莫尔条纹变化对指纹识别产生的影响,提高指纹识别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智能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使用的越来越广泛。用户通过指纹识别可以实现身份识别开启智能设备的使用权限,从而进行后续操作。基于小孔成像原理和准直器原理的屏下光学式指纹模组在应用时,容易与屏幕的发光单元产生莫尔条纹。在指纹模组采图时,莫尔条纹的存在会影响模组识别,导致性能下降,甚至无法识别。
传统的指纹识别方式主要是利用设计软件仿真,找到屏幕与指纹模组之间没有莫尔条纹或者莫尔条纹轻微的角度范围,并通过软件校准屏蔽制程导致的角度差异。传统的指纹识别方式只能针对静态莫尔条纹才有效果,无法解决动态莫尔条纹,存在指纹识别可靠性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指纹识别可靠性的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
一种电子设备指纹识别方法,包括:接收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在预先存储有用户在所述环境温度下录入的指纹信息时,从储存数据中提取与所述环境温度所对应的指纹识别校准参数;其中,所述存储数据中预先存储有指纹识别校准参数和温度数据,且指纹识别校准参数和温度数据具有预设的绑定关系;根据提取的指纹识别校准参数校准指纹识别装置的初始参数值,并利用校准后的指纹识别装置获取用户指纹,得到用户指纹图像;根据所述用户指纹图像以及在所述环境温度下录入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认证操作。
上述电子设备指纹识别方法,在进行指纹识别时,根据电子设备所处环境温度提取对应的指纹识别校准参数校准指纹识别装置的初始参数值,并利用校准后的指纹识别装置获取用户指纹,对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指纹识别装置进行校准,减少因环境温度引起莫尔条纹变化对指纹识别产生的影响,实现针对动态静态莫尔条纹的指纹识别校准,与传统的指纹识别方式相比,提高了指纹识别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之前,还包括:检测用户是否启动指纹识别功能;若是,则进行所述接收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的步骤;若否,则返回所述检测用户是否启动指纹识别功能的步骤。
当检测到用户启动指纹识别功能后在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以便进行后续的指纹识别操作。如果未检测到用户启动指纹识别功能则继续检测,无需进行指纹识别操作,以降低能耗,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指纹图像以及在所述环境温度下录入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认证操作,包括:根据所述用户指纹图像以及在所述环境温度下录入的指纹信息进行指纹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
利用根据所处环境温度校准采集到的用户指纹图像,以及预先在该环境温度下录入的指纹信息进行解锁认证,减少动态莫尔条纹对指纹解锁的干扰,提高了电子设备解锁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8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