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的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8215.X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波;李爱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耀文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减震 装置 | ||
1.一种用于建筑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2)、下盖板(5)、中间滑动板(1)、第一高阻尼材料层(4)、第二高阻尼材料层(6)和螺杆(3),所述中间滑动板(1)安装在上盖板(2)与下盖板(5)之间,中间滑动板(1)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长条内槽孔,四根螺杆(3)穿过中间滑动板(1)的长条内槽孔,一端固定在上盖板(2)上,另一端固定在下盖板(5)上;位于上盖板(2)与中间滑动板(1)之间的螺杆之间夹持第一高阻尼材料层(4),位于下盖板(5)与中间滑动板(1)之间的螺杆之间夹持第二高阻尼材料层(6);所述中间滑动板(1)靠近上盖板(2)的一面沿宽度方向布置第一挡板,中间滑动板(1)靠近下盖板(5)的一面沿宽度方向布置第二挡板;
所述第一高阻尼材料层(4)和第二高阻尼材料层(6)的材料均是由高分子材料填充入开孔泡沫铝的孔洞内而形成的网络互穿式复合材料;
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低于第一高阻尼材料层(4)的高度,且两块第一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长条内槽孔的长度;
所述第二挡板的高度低于第二高阻尼材料层(6)的高度,且两块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长条内槽孔的长度;
所述中间滑动板(1)的材料为金属;
所述上盖板(2)靠近中间滑动板(1)一面设置与第一高阻尼材料层(4)一面相当的第一卡槽,第一高阻尼材料层(4)一面通过环氧树脂粘结固定于第一卡槽内;
所述下盖板(5)靠近中间滑动板(1)一面设置与第二高阻尼材料层(6)另一面相当的第二卡槽,第二高阻尼材料层(6)另一面通过环氧树脂粘结固定于第二卡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82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 下一篇:采用阻尼器对烟气脱硫建构筑物进行抗震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