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铸件制造方法及压铸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8040.2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6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裴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孚精密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铸件制造方法及压铸件。该压铸件制造方法包括:S1:采用压铸模具,压铸成型毛坯件;该毛坯件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具有孔状结构;该毛坯件相对的两侧面分别向外延伸有假耳;S2:采用冲切模具,在所述S1中毛坯件的两个假耳上冲切出定位孔;冲切定位孔时,利用毛坯件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孔进行定位。该压铸件制造方法及压铸件有效解决了因定位孔不稳定而导致后制程加工良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件制造方法及压铸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铸件,如PDA支架,制造时,一般先压铸成型支架坯件,然后对支架坯件进行后制程加工,如CNC加工等,从而获得支架成品。在进行压铸成型时,通常在支架坯件上成型两个定位孔,以用于后制程加工的定位。
但是,采用现有的压铸件的制造方法,在成型定位孔时,因模具温度热胀冷缩原因,很容易导致两个定位孔的尺寸不稳定,进而造成后制程加工定位不准确,影响产品良率。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压铸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件制造方法及压铸件,用以解决因定位孔不稳定而导致后制程加工良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压铸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压铸模具,压铸成型毛坯件;该毛坯件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具有孔状结构;该毛坯件相对的两侧面分别向外延伸有假耳;
S2:采用冲切模具,在所述S1中毛坯件的两个假耳上冲切出定位孔;冲切定位孔时,利用毛坯件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孔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S1中,毛坯件还具有至少两个柱体;所述压铸件制造方法还包括:
S3:在各柱体上加工出内螺纹孔;加工内螺纹孔时,利用两个假耳上的定位孔对毛坯件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压铸件制造方法还包括:
S4:对毛坯件的表面进行CNC加工;CNC加工时,利用两个假耳上的定位孔对毛坯件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压铸件制造方法还包括:
S5:利用两个假耳上的定位孔对毛坯件进行定位,对毛坯件的侧面进行CNC加工,以切去两个假耳。
进一步地,所述S1中,毛坯件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孔状结构为蜂窝孔、栅格孔、单孔或多个离散分布的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S2中,定位孔的尺寸偏差为±0.05。
一种压铸件,所述压铸件采用上述的压铸件制造方法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压铸件为铝合金件或镁合金件。
进一步地,所述压铸件为PDA支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压铸成型的毛坯件自身具有的孔状结构进行定位,在两个假耳上冲切出定位孔,且由于模具的公母模在孔状结构处不靠破,使得孔状结构中各孔的尺寸非常稳定,进而使得用毛坯件自身成型的孔进行定位冲切出的定位孔尺寸非常稳定,保证了利用定位孔定位进行后制程加工时的加工精度,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压铸件制造方法中因定位孔不稳定而导致后制程加工良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压铸件制造方法的S1中毛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压铸件制造方法的S2中毛坯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压铸件制造方法的S2中毛坯件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孚精密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未经华孚精密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80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镁合金高光钻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键盘平整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