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e@3D-CNs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6491.2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6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倩;刘璐;苏园;周维芝;高宝玉;岳钦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C02F1/72;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孟令彩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复合催化材料 海藻酸钠 水凝胶 环境技术领域 废物资源化 环境友好性 催化活性 高级氧化 高温煅烧 降解性能 生产应用 交联剂 催化剂 合成 成功 | ||
本发明属于化学及环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Fe@3D‑CNs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催化材料是以海藻酸钠SA为模板,以Fe3+或Fe2+为交联剂,形成Fe3+@SA水凝胶,或Fe2+@SA水凝胶,经过高温煅烧制备获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功合成了具有高级氧化催化活性的催化剂,降解性能高效稳定,且很好地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使用的海藻酸钠模板具有环境友好性,材料易得,价格低廉,且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及环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高级氧化工艺(AOP)中的纳米铁@三维立体纳米碳(Fe@3D-CNs)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级氧化工艺(AOPs)是一种利用活性材料的高氧化能力来实现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的技术。氧化剂过氧单硫酸盐(PMS)和过硫酸盐(PS)可以通过热处理、紫外线照射、超声波或过渡金属处理来活化生成SO4-·。选择过渡金属来激活过硫酸盐(PS)的优点是它不需要外部能量,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亚铁离子是最常用于激活PS的金属离子,因为它毒性低,易于处理。然而,其缺点是需要优化加入反应中的铁量并且pH范围必须严格控制。而采用含铁材料代替可溶性Fe2+,可以很好克服上述限制。已有研究表明,用纳米碳材料(CNs)负载纳米铁(Fe@CNs)用于高级氧化工艺来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果良好,这是由于纳米碳不仅可以通过化学键作用力保障纳米Fe的稳定性、反应活性和可重复使用性,而且纳米碳本身对有机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能力,纳米碳和纳米铁之间还有很好的协同催化作用,可以产生更好的催化降解效果。
现有技术中,制备Fe@CNs的过程通常比较复杂,容易造成活性组分的不均匀分布,活性组分有可能在反应过程中流失,进而影响催化活性,如:气相法制得的产品纯度高,步骤繁琐,成本高昂;液相法容易实现对产物形貌、组成、大小的调控,需要加入大量的化学助剂,成本高的同时也与“绿色化学”的概念相悖;固相法合成的产物形貌和大小往往不可控,高温条件下纳米颗粒易烧结团聚。这些都成为制约Fe@CNs实际应用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铁@三维立体纳米碳(Fe@3D-CNs)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催化材料为一种高级氧化催化材料,以海藻酸钠(SA)为模板,以Fe3+或Fe2+为交联剂,形成Fe3+@SA水凝胶或Fe2+@SA水凝胶,然后经过高温煅烧制备获得;该复合催化材料利用水凝胶网络实现纳米Fe的分散和固定,在N2保护下完成Fe@3D-CNs复合催化材料的一体化同步制备。该复合催化材料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和高效的催化性能,能够高级氧化工艺(AOPs)中用于活化过硫酸盐产生自由基从而有效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达到治理污染与天然资源有效利用的双重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Fe@3D-CNs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海藻酸钠为模板,以Fe3+或Fe2+为交联剂,形成Fe3+@SA水凝胶,或Fe2+@SA水凝胶,然后进行高温煅烧制备获得Fe@3D-CNs复合催化材料;
在所述Fe@3D-CNs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采用海藻酸钠水凝胶的网络结构实现纳米Fe的分散和固定,在Fe存在下,海藻酸钠水凝胶自身经高温煅烧后,形成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纳米碳骨架,实现Fe@3D-CNs复合催化材料的一体化同步制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海藻酸钠水凝胶液:将一定量海藻酸钠粉末与去离子水混合,加热搅拌,得到海藻酸钠凝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6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