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双氧水氧化气体中低浓度NO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3743.6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5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张菡英;刘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双氧水 氧化 气体 浓度 no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双氧水氧化气体中低浓度NO的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先破坏双氧水的稳定性,使其分解产生活性氧,再将含有低浓度NO的气体与双氧水接触,活性氧氧化气体中低浓度的NO。本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通过活性氧而非H2O2本身以及OH自由基来氧化气体中的低浓度NO,能够节省成本,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气体中低浓度NO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双氧水氧化气体中低浓度NO的方法。
技术背景
NO为低价态的氧化物,本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NO作为一种气体,其在大气的含量原本是及其微量的,但近来随工业化的大规模发展,工业烟气中有大量的NO会随烟气一同排向大气,从而造成大气中的NO含量逐渐增多。过多的NO的存在以及因其存在而产生的化合物,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诸如酸雨、光雾污染等。因此,有必要对其排放加以控制。但由于排放气体中的NO有难吸附、浓度低、压强低等特点,对NO的控制至今尚未有成熟、应用面广、成本低的工艺来加以实施。现有技术中,控制其排放的方法主要采取的是SCR还原法,即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将其还原为单质氮气。该法的不足之处在于,运行成本高,还原剂会产生二次污染等。
用成本较低、属于洁净氧化剂的过氧化氢将NO氧化成高价态的、易于吸收的氮氧化物,将会是今后脱除NO趋势。
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CN103209755,已存在用过氧化氢来氧化NO的工艺,其思路是将过氧化氢汽化或者雾化,在较高温度下(超过100℃))从而产生高氧化性的OH自由基,由OH自由基来氧化NO,使其变为易于吸收的高价态的氮氧化物。该现有技术,可解决SCR还原法引起的二次污染的问题,还可生产硝酸盐及亚硝酸等副产品。但工业中诸多烟气的温度不超过150℃,这就存在需将烟气升温或者将过氧化氢加热,从而使成本增大,工艺变复杂,应用场合收到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前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案,即利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双氧水)来氧化气体中的低浓度NO,使其转变为易于吸收的高价态的氮氧化物,从而达到脱除烟气中的含氮物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双氧水氧化气体中低浓度NO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液态下,先破坏双氧水的稳定性,使其分解产生活性氧,再将含有低浓度NO的气体与双氧水接触,活性氧氧化气体中低浓度的NO。
优选的,其中产生活性氧的方式为加热双氧水,使其温度达到50℃-95℃。
优选的,其中温度为60℃-85℃。
优选的,其中产生活性氧的方式为将双氧水与其分解催化剂接触。
优选的,其中分解催化剂为可溶性碱。
优选的,其中分解催化剂为MnO2、CuO、FeO、Fe2O3、Al2O3、CeO2、Cr2O3、CoO的一种或者其结合。
优选的,其中分解催化剂为Fe2+、Fe3+、Mn2+、Cu2+、Cr3+离子中的一种或者其结合。
优选的,其中分解催化剂为铜粉、铁粉、铝粉中的一种或者其结合。
优选的,其中分解催化剂为砖粒、瓦粒、熟水泥粒、火山石粒中的一种或者其结合。
优选的,其中产生活性氧的方式为加热双氧水,使其达到分解温度50℃-95℃,并同时向双氧水中加入分解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3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