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试纸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73380.6 申请日: 2019-05-06
公开(公告)号: CN110007095A 公开(公告)日: 2019-07-12
发明(设计)人: 童国权;杨标;金巍;刘中华;王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68 分类号: G01N33/68;G01N33/569
代理公司: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代理人: 徐振兴;姚姣阳
地址: 225300 江苏省泰***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登革病毒 检测试纸条 试纸条 单克隆抗体 试剂盒 包被 制备 聚氯乙烯 检测技术领域 硝酸纤维素膜 羊抗鼠IgG 待检样品 检测标记 快速检测 免疫结合 质控线C 检测卡 检测线 胶体金 吸水纸 样品垫 检测 诊断 感染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试纸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登革病毒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试纸条,包括依次贴于聚氯乙烯底部上的样品垫、包被了标记有胶体金的抗登革病毒NS1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结合垫、包被了抗登革病毒NS1单克隆抗体的检测线T和羊抗鼠IgG多抗的质控线C的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该试纸条可通过检测标记物的方法检测待检样品中是否存在登革病毒NS1抗原;该试纸条和包括有该试纸条的检测卡可特异快速地进行登革病毒早期感染的检测与诊断,减低成本,快速检测,有效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传播媒介,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重症类型死亡率高等特点,被认为是全球最受关注的传染病。目前在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100多个国家呈地方性流行,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受DV(登革病毒)影响更为严重。大约2.5亿人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国家,感染DV后可发生登革热、登革出血热(DHF)或登革休克综合征(DSS)。每年估计有5000万以上的登革热感染发生,其中50万人因患登革热需住院治疗,感染者中约2.5%发生死亡。

在我国,登革热具有典型的输入性和突发性,在发生时常常表现为较大范围、较严重的暴发流行等特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为乙类传染病。近年来,登革热在我国本地暴发流行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云南、浙江、广西、福建省(自治区)等东南沿海和边境省份,而输入病例在我国多数省份有分布。2014年我国登革热爆发时病例的发生数量超过45000例。

登革病毒有四个血清型,在一个地区往往存在不同血清型病毒的交替流行,这更增加了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性。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的病死率较高,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增加医疗负担,而且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由于控制不当还会造成大量的杀虫剂浪费,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和环境健康,也能诱发媒介生物抗药性。

登革热的检测对象为媒介标本(伊蚊成蚊和幼虫)、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例(按照登革热诊断标准WS216-2008)。媒介标本检测分为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两种方法。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例检测,包括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由于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

而目前,市面上缺乏针对登革病毒检测的试剂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试纸条和包括该试纸条的检测卡。该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试纸条和检测卡可特异快速地进行登革病毒早期感染的检测与诊断,减低成本,检测速度快。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试纸条和包括该试纸条的检测卡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得到的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试纸条和检测卡应用简便,结果准确,为下一步准确治疗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疾病提供了依据,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上述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卡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可特异快速地进行登革病毒早期感染的检测与诊断,减低成本,快速检测,有效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a.用氯化金溶液和柠檬酸三钠溶液制备胶体金溶液;

b.碳酸钾调节步骤a得到的胶体金溶液的pH至6.5-8.0,依次加入NS1 mAb5、牛血清白蛋白溶液,离心得到沉淀,重悬液重悬沉淀得到胶体金标记的NS1 mAb5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3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