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铋掺铕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72429.6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3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袁桃利;王秀峰;李朋;吕岑;李雷星;李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74 | 分类号: | C09K11/74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强宏超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铋掺铕 晶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磷酸铋掺铕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时先用去离子水与浓硝酸溶解一定量的Bi(NO3)3·5H2O,与一定量的Eu(NO3)3混合,搅拌一段时间后,滴加过量的NH4H2PO4,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至大于7;将混合溶液装入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密封,放入干燥箱,水热反应后,将沉淀物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产品;通过水热法制得,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和调控,所得样品为均匀粉末,结晶度高,发光强度相对于六方相磷酸铋掺铕晶体大幅提高,该方法对于开发新型无机荧光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技术,涉及一种磷酸铋掺铕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发光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由于稀土元素特殊的4f电子层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显示、光源、催化、太阳能电池、生物成像与检测、疾病诊断与治疗等领域。随着稀土发光材料的不断开发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寻求性能优越稳定、制备工艺简单的稀土发光材料,无论是对于工业生产还是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也为合成其他稀土发光材料提供一定的指导。
磷酸铋掺铕晶体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具有三种典型的晶体结构:六方相、低温单斜相和高温单斜相,被广泛地应用于催化、传感、放射性元素分离、发光等方面。Minglei Zhao,Guangshe Li等报道了在室温下通过热处理获得了立方相、低温单斜相和高温单斜相的磷酸铋掺铕晶体,其光学特性随着晶相及形貌的变化而不同;V.D.Nithya,L.Vasylechko等研究了在PVP的辅助下合成的磷酸铋晶体,随着PVP加入量的改变,磷酸铋从单斜相转变为六方相,形貌也相应从不规则的立方结构变成多面体;Qiuying Zhang,HaoTian等研究了通过EDTA辅助合成了具有六枝状和孪生雪花形状的磷酸铋晶体,这两种形貌由于所暴露的晶面不同,在光催化特性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合成具有特定晶相以及形貌的磷酸铋晶体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和调控的磷酸铋掺铕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磷酸铋掺铕晶体分散度高,具有优越发光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磷酸铋掺铕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Eu2O3溶于浓硝酸中,缓慢加热去除多余浓硝酸,然后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0.1-0.2mol/L的Eu(NO3)3溶液;
2)将Bi(NO3)3·5H2O先溶于一定量的水中,然后滴加浓硝酸,使硝酸铋彻底溶解,变成透明的Bi(NO3)3·5H2O溶液;
3)按Bi(NO3)3·5H2O与Eu(NO3)3的摩尔比为9.5:0.5,将Eu(NO3)3溶液滴加到的Bi(NO3)3·5H2O溶液中,磁力搅拌使二者充分混合,形成Eu(NO3)3和Bi(NO3)3的混合溶液;
4)称量过量的NH4H2PO4,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滴加到步骤3)配制的混合溶液中;
5)将步骤4)所得溶液的pH值调节为大于7,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72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