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煤企业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9600.8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9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映津;曾小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4;B01D53/56;B01D53/96;B01D53/78;B01D53/50;B01D53/60;F23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管 碱吸收塔 燃煤 反应塔 生物反应器 二氧化氯 废气脱硫 燃煤炉 资源化 脱硝 碱液回收管 高效降解 碱液储槽 企业经济 燃煤烟气 小炉膛 协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企业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设备。包括燃煤炉和碱吸收塔,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煤炉通过一级废气管与光走廊生物反应器相连,光走廊生物反应器通过二级废气管与二氧化氯反应塔相连,二氧化氯反应塔通过三级废气管与碱吸收塔相连,碱吸收塔一端通过碱液回收管与碱液储槽相连,另一端通过四级废气管与小炉膛相连。它能高效降解燃煤烟气中的SO2和NOx,促使燃煤企业经济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煤烟气净化处理及大气污染物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煤企业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依据处理烟气介质的物理状态分为干法和湿法,湿式脱硫脱硝,主要包括氧化吸收法和络合吸收法,已成为燃煤脱硫脱硝的主要发展趋势,但也存在设备易腐蚀、吸收液制备设备庞大、能耗大、处理效果有限等缺点,要提高脱硫脱硝的处理效率会使成本大幅度提高,同时湿法脱硫脱硝石膏消耗量大、再生使用困难、易造成二次污染,后期处理费用高,间接的加大了成本,不适合可持续发展经济需求。干法、半干法工艺具有运行成本低、设备简单、硫便于回收等优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烟气净化技术,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缺陷有待解决,目前国内外对干法脱硫脱硝还未实现较为广泛的工业化应用。
藻类分布的范围极广,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在只有极低的营养浓度、极微弱的光照强度和相当低的温度下也能生活。藻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固定转化为自身生物质,而且可以利用一氧化氮作为氮源合成自身的蛋白质,氮是藻类养殖过程中消耗量最大的元素之一,随着藻类研究应用的不断深入,在解决人类目前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藻类的特性对燃煤废气脱硫脱硝技术改进的创新极具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燃煤企业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设备,它能高效降解燃煤烟气中的SO2和NOx,促使燃煤企业经济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燃煤企业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设备,包括燃煤炉和碱吸收塔,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煤炉通过一级废气管与光走廊生物反应器相连,光走廊生物反应器通过二级废气管与二氧化氯反应塔相连,二氧化氯反应塔通过三级废气管与碱吸收塔相连,碱吸收塔一端通过碱液回收管与碱液储槽相连,另一端通过四级废气管与小炉膛相连;所述的光走廊生物反应器顶部设有灯带,中部设有一排藻液喷淋头;所述的一种燃煤企业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设备的藻液反应流程工艺,是由所述的藻类喷淋头通过藻类流入管与藻液储存器相连,藻液储存器另一端通过藻液流入管与营养配合反应罐相连,光走廊生物反应器通过藻液回收管将反应后的藻液回流至营养配合反应罐,所述的光走廊生物反应器反应后的剩余废气经由二级废气管进入二氧化氯反应塔,所述的营养配合反应罐中的藻液定期从藻液排出管中排出,排出藻液用于资源化利用,再通过补充管向营养配合反应罐中投加藻类生长所需营养,补充藻类生长,当营养配合反应罐中藻密度达到106~108cells/L后,藻液经由藻液流入管流入藻液储存器内;所述的二氧化氯反应塔内设有一排二氧化氯喷淋头,二氧化氯喷淋头通过二氧化氯流入管与二氧化氯发生器相连,所述的二氧化氯反应塔内喷淋液经废液流出管排出系统内,二氧化氯反应塔内反应后的剩余气体经由三级废气管进入碱吸收塔;所述的碱吸收塔内设置有一排碱液喷淋头,碱液喷淋头通过碱液流入管与碱液储槽相连,碱吸收塔通过碱液回收管经反应后的碱液回流至碱液储槽,碱吸收塔反应后的剩余废气经由四级废气管进入小炉膛燃烧,燃烧气体最后排出设备;所述的小炉膛中布有鼓风系统;所述的光走廊生物反应器外部结构材质为钢化玻璃,灯带光源为白光光源,在夜间或阴雨天气使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9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烟气脱硫净化的吸尘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