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煤企业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9600.8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9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映津;曾小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4;B01D53/56;B01D53/96;B01D53/78;B01D53/50;B01D53/60;F23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管 碱吸收塔 燃煤 反应塔 生物反应器 二氧化氯 废气脱硫 燃煤炉 资源化 脱硝 碱液回收管 高效降解 碱液储槽 企业经济 燃煤烟气 小炉膛 协调 | ||
1.一种燃煤企业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设备,包括燃煤炉(1)和碱吸收塔(10),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煤炉(1)通过一级废气管(2)与光走廊生物反应器(3)相连,光走廊生物反应器(3)通过二级废气管(6)与二氧化氯反应塔(7)相连,二氧化氯反应塔(7)通过三级废气管(8)与碱吸收塔(10)相连,碱吸收塔(10)一端通过碱液回收管(12)与碱液储槽(13)相连,另一端通过四级废气管(14)与小炉膛(2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企业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光走廊生物反应器(3)顶部设有灯带(3-1),中部设有一排藻液喷淋头(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燃煤企业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设备的工艺,其特征是藻液反应由所述的藻类喷淋头(3-2)通过藻类流入管(4)与藻液储存器(15)相连,藻液储存器(15)另一端通过藻液流入管(16)与营养配合反应罐(17)相连,光走廊生物反应器(3)通过藻液回收管(5)将反应后的藻液回流至营养配合反应罐(17),所述的光走廊生物反应器(3)反应后的剩余废气经由二级废气管(6)进入二氧化氯反应塔(7),所述的营养配合反应罐(17)中的藻液定期从藻液排出管(19)中排出,排出藻液用于资源化利用,再通过补充管(18)向营养配合反应罐(17)中投加藻类生长所需营养,补充藻类生长,当营养配合反应罐(17)中藻密度达到106~108cells/L后,藻液经由藻液流入管(16)流入藻液储存器(1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企业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二氧化氯反应塔(7)内设有一排二氧化氯喷淋头(7-1),二氧化氯喷淋头(7-1)通过二氧化氯流入管(9)与二氧化氯发生器(20)相连,所述的二氧化氯反应塔(7)内喷淋液经废液流出管(7-2)排出系统内,二氧化氯反应塔(7)内反应后的剩余气体经由三级废气管(8)进入碱吸收塔(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企业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碱吸收塔(10)内设置有一排碱液喷淋头(10-1),碱液喷淋头(10-1)通过碱液流入管(11)与碱液储槽(13)相连,碱吸收塔(10)通过碱液回收管(12)经反应后的碱液回流至碱液储槽(13),碱吸收塔(10)反应后的剩余废气经由四级废气管(14)进入小炉膛(21)燃烧,燃烧气体最后排出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煤企业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小炉膛(21)中布有鼓风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企业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设备,其特征是光走廊生物反应器(3)外部结构材质为钢化玻璃,灯带(3-1)光源为白光光源,在夜间或阴雨天气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96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脱硫脱硝及资源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烟气脱硫净化的吸尘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