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幕自适应调节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8914.6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2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曾婕;袁小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B60W40/00;B60W40/08;B60W50/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叶新平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处理单元 屏幕 自适应调节系统 自适应调整算法 偏转 屏幕调节 最佳距离 视线 位置控制模块 信号采集单元 信号进行处理 车载摄像头 车载显示器 光线传感器 采集单元 调节信号 感光模块 角度状态 设置信号 实时采集 视线跟踪 顺序连接 智能驾驶 预设 | ||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屏幕自适应调节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屏幕调节单元。所述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信号采集单元(光线传感器、视线跟踪器、车载摄像头)实时采集光线及驾驶员的体姿、视线,还设置信号处理单元(感光模块、位置控制模块)对光线、体姿、视线等信号进行处理,并采用自身预设的位置自适应调整算法、亮度自适应调整算法求得最佳屏幕亮度、最佳距离、最佳高度、最佳倾斜角度、最佳偏转角度,设置屏幕调节单元根据信号处理单元的调节信号调整车载显示器在最佳屏幕亮度、最佳距离、最佳高度、最佳倾斜角度、最佳偏转角度状态,使得驾驶员拥有最佳的观视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自适应调节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进入自动驾驶阶段,驾驶员被允许双手脱离方向盘,视线可以脱离前方行车路况,身体的活动也趋向自由。传统的车机屏幕固定在驾驶舱内,不能够及时地随着驾驶员的视线焦点变化,驾驶员体征身高、坐立姿势的不同,自动调整车机屏幕与驾驶员的距离、偏转角度、倾斜角度和明暗,以及不能根据照射在车机屏幕的光线变化而自动调整屏幕的显示亮度,而处于最贴合驾驶员和光线的最佳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幕自适应调节系统及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车机屏幕固定在驾驶舱内,不能跟随驾驶员的视线、位置及光照强弱而自动调整自身处于最贴合驾驶员和光线的最佳状态。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屏幕自适应调节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屏幕调节单元;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用于捕捉光线及驾驶员的体姿、视线,并生成对应的模拟信号发送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分析接收的所述模拟信号,生成对应的屏幕调节信号并发送到所述屏幕调节单元;
所述屏幕调节单元用于接收并解析所述屏幕调节信号,调节自身连接下的车载显示器的位置和屏幕亮度。
优选地,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独立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视线跟踪器、车载摄像头和光线传感器;
所述视线跟踪器、车载摄像头分别用于捕捉所述驾驶员的体姿、视线,并生成对应的体姿、视线模拟信号发送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捕捉照射到所述车载显示器上的光线,并生成对应的光强模拟信号发送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
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连接所述视线跟踪器、车载摄像头的位置控制模块,和连接所述光线传感器的感光模块;
所述位置控制模块用于分析接收的所述体姿、视线模拟信号并生成对应的屏幕位置调节信号发送到所述屏幕调节单元;
所述感光模块用于分析接收的所述光强模拟信号并生成对应的屏幕亮度调节信号发送到所述屏幕调节单元。
优选地,所述屏幕调节单元包括连接所述感光模块的亮度调节模块,和连接所述位置控制模块的位置调节模块;
所述感光模块用于接收并解析所述屏幕亮度调节信号,调节所述车载显示器的屏幕亮度;
所述位置调节模块用于接收并解析所述屏幕位置调节信号,调节所述车载显示器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位置调节模块为物理连接所述车载显示器的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在所述屏幕位置调节信号的驱动下,调节所述车载显示器与驾驶员之间的距离、高度、倾斜角度和偏转角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屏幕自适应调节方法,对应于所述一种屏幕自适应调节系统,包括步骤:
S1.实时捕捉照射到车载显示器的光线及驾驶员的体姿、视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8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