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润滑油再生吸附剂的再生能力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7038.5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5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伟;王娟;李烨峰;刘永洛;严涛;王笑微;常治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润滑油 再生 吸附剂 能力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润滑油再生处理吸附剂的再生能力评价方法,采用油液中糠醛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分别对经待评价再生吸附剂再生处理前、后的基础油中的糠醛含量的变化进行评价,经待评价再生吸附剂处理后油液中的糠醛含量减少量越大,再生吸附剂的再生能力越好;本发明提供的表征方法准确性好且操作简单,对再生吸附剂的性能评价起到了重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润滑油再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润滑油再生吸附剂的再生能力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润滑油主要有液压油、齿轮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冷冻机油、变压器油、真空泵油、轴承油、金属加工油、防锈油、气缸油、热处理油和导热油等。工业润滑油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主要起绝缘、润滑、散热和液压传动等重要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外界温度、氧气、水分及金属催化等作用影响,油品会不可避免的发生老化,生成醇、醛、酮、羧酸和酯类等极性老化产物。
目前,由于更换新油,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废油处理会引起许多环境问题,企业多采用硅胶、硅藻土、离子交换树脂、活性氧化铝等吸附剂对劣化变质的油品进行再生处理,以延长油品的使用寿命。然而,市场上油处理吸附剂的制备厂家繁多,对于油处理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还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给用户的油处理吸附剂的选型和油处理设备的采购带来了极大的困惑。目前,对于油处理吸附剂的性能评价,多采用油处理吸附剂的化学成分、形状、活性表面、活化温度、最佳工作温度和能吸附的组分进行描述,对油处理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无表征手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及一种工业润滑油再生处理吸附剂的再生能力评价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评价方法能有效的对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油处理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进行评价,为用户选择出再生性能优异的产品,同时也能为再生吸附剂的研发人员提供分析手段;该评价方法简便且准确性好,对油再生处理吸附剂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业润滑油再生处理吸附剂的再生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油液中糠醛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分别对经待评价再生吸附剂再生处理前、后的基础油中的糠醛含量的变化进行评价;包括以下步骤:
1)对基础油和待评价再生吸附剂分别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的过程具体为:将基础油和待评价再生吸附剂进行2h~6h的真空干燥;
2)对前处理后的基础油添加占基础油不超过2wt%的糠醛,在转速500r/min~1200r/min下搅拌30min~90min至均匀后,将含糠醛基础油加热至40℃~60℃后加入前处理后的待评价再生吸附剂,待评价再生吸附剂添加的质量分数不超过含糠醛基础油的5%,在200r/min~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20min~60min后,用滤纸进行过滤,得到再生处理后的基础油;
3)通过对比经待评价吸附剂再生处理前、后基础油中的糠醛含量的减少量,完成对再生吸附剂的再生能力的表征;即,经待评价再生吸附剂处理后油液中的糠醛含量减少量越大,再生吸附剂的再生能力越好。
优选的,所述油液中糠醛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为液相色谱法。
优选的,所述油液中糠醛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采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
优选的,步骤1)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基础油或合成型PAO基础油。
优选的,步骤1)所述基础油在40℃下的运动黏度不超过50.6mm2/s。
优选的,步骤1)所述糠醛纯度等级为分析纯。
优选的,步骤1)所述待评价再生吸附剂为硅胶、硅藻土、离子交换树脂、活性氧化铝、硅铝吸附剂或白土用于除去油液中的极性老化产物用油液再生处理的吸附剂。
优选的,步骤1)所述滤纸优选定性滤纸,滤纸的滤速优选中速或慢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70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