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的陈皮香型植物产香薄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6877.5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0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胡世龙;刘剑;阮艺斌;黄新民;王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15/30 | 分类号: | A24B15/30;A24B3/14;A24B15/167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加热 燃烧 卷烟 陈皮 香型 植物 薄片 制备 方法 | ||
一种适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的陈皮香型植物产香薄片的制备方法,包括陈皮预处理、陈皮乙醇提取和烟梗和烟碎片水提,提取液与甘草液、有机酸、多元醇及水果提取液混合后加入陈皮颗粒,混合均匀后涂布至基片上,烘干后即得适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的陈皮香型植物产香薄片;所述适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的陈皮香型植物产香薄片的含含水率为10‑12%,涂布液的涂布量为30‑40%。本发明所开发的植物产香薄片不仅可适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同时也可以应用到传统卷烟中起到丰富和协调烟香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的陈皮香型植物产香薄片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烟草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烟草企业对烟草薄片技术的研究也很活跃,特别是在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生产加工工艺上研究颇多。其中,很多学者和专家对非烟草类植物在再造烟叶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例如,中国专利CN104223346 A发明了橘草制备功能型再造烟叶的方法,用橘草代替了木浆纤维,使再造烟叶具有橘子香气;中国专利CN103783650 A发明了甜叶菊在制备再造烟叶方面的应用及再造烟叶应用甜叶菊浸膏和/或甜叶菊纤维,分别或者共同应用于制备再造烟叶,赋予再造烟叶特殊香气;中国专利CN101536811 A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烟草原料荷叶在造纸法薄片中的应用方法,将荷叶以一定比例量加入烟末中混合萃取后制得烟草薄片,可缓解烟碎原料紧缺的问题,并改善烟草薄片吸湿性能。
中国专利CN107692303 A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不燃烧烟草薄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烟叶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处理,得到一次生物处理烟叶;微生物包括芽孢杆菌和/或酵母菌;b)将一次生物处理烟叶与陈皮混合,得到混合物;c)对混合物进行水提和浓缩后,加入复合酶制剂进行生物处理,得到二次生物处理浓缩液;复合酶制剂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和葡萄糖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d)将二次生物处理浓缩液与改性剂混合进行美拉德反应,得到涂布料;e)将涂布料涂布在烟草片基表面并干燥,得到加热不燃烧烟草薄片。该方法对烟叶与陈皮混合物水提后得到蛋白质,然后再用复合酶制剂进行生物处理得到氨基酸,再进行美拉德反应后得到呈香物质,而没有对陈皮的水不溶性呈香物质进行充分利用。
加热不燃烧烟草是以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一般低于350℃)对烟草材料进行烘烤,使所烘烤的烟草材料在不燃烧的情况下散发出烟草香气,以满足烟草抽吸的感官需求,同时,由于加热温度较低,不会产生普通卷烟因燃烧而形成的众多有害物质,也有效减低了烟草抽吸的危害性。但目前使用于低温不燃烧卷烟中的烟草材料是基于传统卷烟开发的烟草薄片,材料的形式和品质都不能完全满足低温烟草的品质需求,产品香气的辨识度较低,不能很好地突出品牌的特征香气。
尽管以非烟草植物作为原料组分制备功能型薄片的研究有所报道,但以具有特征香气的植物原料为基础,制备满足低温不燃烧卷烟品质特征需求的特色产香材料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的陈皮香型植物产香薄片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的陈皮香型植物产香薄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将干陈皮用水浸泡,然后加入沸水中煮4-5min,接着将陈皮捞起沥干,再在40-60℃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0-12%;
步骤2:将烟梗和烟碎片混合均匀后加入水中,在60-80℃条件下提取20-40min,固液分离后得到烟梗和烟片的混合提取液及第一固形物;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陈皮以乙醇为提取剂,于40-50℃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20-30min,提取完毕后固液分离,得到陈皮乙醇提取液和第二固形物,将第二固形物于80-100℃下干燥,然后磨成80-100目,得到陈皮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6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