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Co3 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66062.7 | 申请日: | 2019-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5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通;李鑫冉;南有博;于腾;蒋全通;杨黎晖;段继周;黄彦良;侯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3F13/12 | 分类号: | C23F13/12;C25D11/26;C23C18/12;C23C28/04;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c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纳米Co3O4/TiO2半导体复合膜及其应用。Co3O4/TiO2半导体复合膜可作为用于抑制金属腐蚀的防腐蚀保护膜中的应用。所述通过低温水热法,将Co3O4纳米立方体颗粒负载于TiO2阵列管口,再经煅烧后形成稳定的Co3O4/TiO2复合膜;即将窄带隙p型半导体Co3O4纳米颗粒负载于n型TiO2纳米管管口,减弱电子‑空穴复合,获得纳米Co3O4/TiO2半导体复合膜。本发明的Co3O4/TiO2复合膜光阳极与304不锈钢耦连,可使不锈钢电位降至‑0.66V,且在暗态下也具有良好的阴极保护效果,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可见光利用率高、暗态下可提供持续保护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纳米Co3O4/TiO2半导体复合膜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腐蚀是一种自然持续发生的现象,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损失。2014年我国由腐蚀造成的经济成本约为2万亿元,占当年GDP 的3.34%。占全球总面积约70%的海洋中,由于氯离子的侵蚀以及潮湿大气环境等恶劣条件,使海洋环境中金属的腐蚀情况往往比在内陆地区更为严重。
光生阴极保护技术作为新型有效的防腐蚀技术,具有无需消耗电能,光阳极可以重复利用等优点,尤其适合阳光充足但不易更换设备的远海环境中。自TiO2涂层被报道有光生阴极保护性能以来,TiO2在阴极保护领域被广泛研究。其基本原理为,在光照下,光生电子从TiO2价带跃迁至导带,再传递至金属表面,使金属发生阴极极化而得到保护。但是宽禁带宽度及光生载流子易复合的缺点,使TiO2难以有进一步应用。因此各种对TiO2改性的方法应运而生,其中半导体复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TiO2对可见光的活性,而且可以通过形成合适的能带结构促进载流子的分离。进而需要构建一种高效的用于光生阴极保护的半导体复合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TiO2阵列光阳极可见光利用率低,光生载流子易复合的缺点,提供一种纳米Co3O4/TiO2半导体复合膜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纳米Co3O4/TiO2半导体复合膜,通过低温水热法,将Co3O4纳米立方体颗粒负载于TiO2阵列管口,再经煅烧后形成稳定的Co3O4/TiO2复合膜;即将窄带隙p型半导体Co3O4纳米颗粒负载于n型TiO2纳米管管口,减弱电子-空穴复合,获得纳米Co3O4/TiO2半导体复合膜;进而可见窄禁带p型半导体Co3O4的负载明显增强了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复合材料的能带分布与内建电场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所述低温水热法的反应液为六水合硝酸钴与尿素的混合液,且六水合硝酸钴浓度为0.2~2mmol/L,尿素与六水硝酸钴的摩尔比为4.5:1~ 5:1,水热反应温度为100~120℃,水热6~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60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循环系统保护剂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链条生产工艺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