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泄洪洞通气孔与洞顶余幅联合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65425.5 申请日: 2019-04-30
公开(公告)号: CN110197001B 公开(公告)日: 2022-09-16
发明(设计)人: 马洪琪;练继建;王孝群;庞博慧;齐春风 申请(专利权)人: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F30/13 分类号: G06F30/13;G06F30/20
代理公司: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代理人: 徐玲菊;于洪
地址: 650214 ***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泄洪 通气孔 洞顶余幅 联合 优化 设计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泄洪洞通气孔与洞顶余幅联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泄洪洞明流段的水-气两相流视为分层流动,以原泄洪洞多通气孔供气系统的m个通气孔和1个泄洪洞出口为节点,以第一个通气孔为起点,即以闸门下游侧为起点,将泄洪洞分成m段;为了进行更精细的计算,在每个分段内,再进一步细分为任意nj个微元段,j=1,2,...,m;整个泄洪洞共被分成N个微元段,之后建立如下方程:

Vw=(vw1,vw2,...,vwi,...,vwN) (1)

Va=(va1,va2,...,vai,...,vaN) (2)

Pa=(pa1,pa2,...,pai,...,paN) (3)

Vad=(vad1,vad2,...,vads,...,vadm) (4)

Pad=(pad1,pad2,...,pads,...,padm) (5)

其中,Vw表示泄洪洞内各断面平均水流流速,vwi表示第i个断面处的断面平均水流流速;Va和Pa分别表示泄洪洞洞顶余幅空间内各断面平均气流流速和各断面平均气压,vai和pai分别表示第i个断面处的断面平均气流流速和气压;Vad和Pad分别表示各个通气孔与泄洪洞交叉位置处的断面平均气流流速和断面平均气压,vads和pads分别对应第s个通气孔的气流流速和气压;i=1,2,...,N;s=1,2,...,m;

步骤(2),列任意一个微元段两端断面i和断面i+1之间的方程,包括水流的能量方程、气流的质量守恒方程和气流的动量守恒方程:

vaiAai=vai+1Aai+1 (8)

其中,yi和yi+1表示断面i和断面i+1处泄洪洞底板高程;g表示重力加速度;ρw和ρa分别为水和空气的密度;θ表示泄洪洞底板于水平面的夹角;B表示泄洪洞的断面宽度;Aai和Aai+1表示两个断面处的洞顶余幅面积,表示两个断面的平均空气湿周;ds表示两个断面的距离;hwi和hwi+1分别表示断面i和断面i+1的水深;τa表示泄洪洞壁面对气流的剪切应力;τwa表示水流和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τwa=τaw;对于ΔHf和τwa,表示为:

其中,Δhf表示通常明渠中的沿程水头损失;Δhaw表示气流对水流的拖曳力作用造成的水头损失;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水流湿周的平均值;表示水流流速平均值;表示气流流速平均值;fwai表示断面i处气流和水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系数,Hi为泄洪洞断面i处的断面等效高度;ω为待定系数,取值为0.028;

步骤(3),列第一个通气孔的能量方程和质量守恒方程:

va1Aad1=va1Aa1 (13)

其中,ξe1为由于气流从通气孔流入泄洪洞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pad1为第一个通气孔断面的平均气压;Aad1为第一个通气孔断面的断面面积;Aa1为断面1的断面面积;

列除第一个通气孔外,其他任意第s个通气孔断面和对应两侧泄洪洞断面的能量方程和质量守恒方程:

vadsAads+vupsAups=vdownsAdowns (16)

其中,其中s=23,...,m;pups和pdowns分别对应泄洪洞内第s个通气孔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微元段断面处的断面平均气压;vups和vdowns分别对应泄洪洞内第s个通气孔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微元段断面处的断面平均气流流速;Aups和Adowns分别对应泄洪洞内第s个通气孔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微元段断面处的洞顶余幅面积;ξes为由于气流从第s个通气孔流入泄洪洞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设各个通气孔入口断面的气压和气流流速均为0,列伯努利方程:

其中,ls表示第s个通气孔的长度;ds为第s个通气孔的直径或等效直径;(∑ξ)s为第s个通气孔的所有局部水头损失;

泄洪洞出口断面的气压为0:

pN=0 (18)

步骤(4),将式(7)、式(8)和式(12)~(18)组合,得到关于泄洪洞中气流流动的非线性方程组:

F=F(Va,Pa,Vad,Pad)=0 (19);

求解该方程组,可得到通气孔的风速Vad和气压Pad以及泄洪洞内的风速Va和气压Pa

步骤(5),根据步骤(4)得到的洞顶余幅空间内的气压Pa,取任意一个断面位置处的气压作为控制指标,改变洞顶余幅面积,分别采用步骤(4)所述方法计算不同洞顶余幅时,洞顶余幅空间的气压,绘制洞顶余幅-气压曲线,得到该洞顶余幅-气压曲线的气压最大及气压最小的两个极值点,气压最大极值点对应的洞顶余幅面积为Amax,气压最小极值点对应的洞顶余幅面积为Amin

步骤(6),同时同比例改变所有通气孔的横断面面积,分别计算不同比例下,洞顶余幅空间的气压,绘制改变前及各比例改变后的洞顶余幅-气压曲线,之后将改变前及各比例改变后的洞顶余幅-气压曲线中洞顶余幅这一坐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改变前及各比例改变后的A洞顶余幅/A通气孔-气压曲线;

所述的无量纲化处理是洞顶余幅这一坐标替换为相应的洞顶余幅空间的横断面面积除以其相应的通气孔的横断面面积;

其中,A洞顶余幅为洞顶余幅空间的横断面面积;A通气孔为所有通气孔的横断面面积总和;

步骤(7),将步骤(6)得到的所有的A洞顶余幅/A通气孔-气压曲线的气压最大值对应的A洞顶余幅/A通气孔取均值,得到Zmax;将步骤(6)得到的所有的A洞顶余幅/A通气孔-气压曲线的气压最小值对应的A洞顶余幅/A通气孔取均值,得到Zmin;则泄洪洞通气孔与洞顶余幅联合优化设计方案为:A洞顶余幅/A通气孔取值为Zmin~Zmax,洞顶余幅取值为Amin~Amax

步骤(8),根据步骤(7)给出的洞顶余幅取值范围Amin~Amax和A洞顶余幅/A 通气孔取值范围Zmin~Zmax,结合实际情况,选定洞顶余幅面积和通气孔面积,并将其代入步骤(4)所述计算方法,计算得到设计尺寸下泄洪洞内的风速、气压,并验证其是否满足《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16)的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54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